许公苫块时,诚心动日知。
天子一忠臣,良繇孝子为。
我观民与物,岂不自亲推。
已识裁成意,应教罗织衰。
及夫献替日,亦惟宽厚贻。
箕裘洵国器,苏宋乃埙篪。
文章虽小技,巨手必孤持。
燕许如堪并,吴兢那可移。
许公苫块时,诚心动日知。
天子一忠臣,良繇孝子为。
我观民与物,岂不自亲推。
已识裁成意,应教罗织衰。
及夫献替日,亦惟宽厚贻。
箕裘洵国器,苏宋乃埙篪。
文章虽小技,巨手必孤持。
燕许如堪并,吴兢那可移。
此诗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名为《集雅诗二十首(其十四)》,赞美了苏颋的才华与品德。诗中以“许公苫块时,诚心动日知”开篇,描绘了苏颋在艰难困苦中坚守诚信,内心充满力量的情景。接着,“天子一忠臣,良繇孝子为”,赞扬苏颋作为忠臣的品质源自于他孝顺父母的美德。
“我观民与物,岂不自亲推”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苏颋深入理解民众和万物的智慧的赞赏。“已识裁成意,应教罗织衰”,则进一步说明苏颋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避免了不必要的纷争与误解。
“及夫献替日,亦惟宽厚贻”指出在苏颋提出建议或批评时,总是秉持着宽容与仁厚的态度。接下来的“箕裘洵国器,苏宋乃埙篪”两句,将苏颋比作国家的栋梁之才,如同古代乐器中的埙篪,和谐而重要。
最后,“文章虽小技,巨手必孤持”强调了苏颋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在文学创作上也独具匠心。“燕许如堪并,吴兢那可移”则将苏颋与历史上的其他杰出人物相提并论,认为他的才能与贡献是不可替代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评价,展现了苏颋在政治、文学等多个领域的卓越成就及其高尚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