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西去道,烟色树冥冥。
秋草地全白,夕阳山更青。
闻虫惊节序,立马问边庭。
潦倒还词赋,徒惭两鬓星。
石门西去道,烟色树冥冥。
秋草地全白,夕阳山更青。
闻虫惊节序,立马问边庭。
潦倒还词赋,徒惭两鬓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前往石门峡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联“石门西去道,烟色树冥冥”,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条通往石门峡的道路,沿途烟雾缭绕,树木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
颔联“秋草地全白,夕阳山更青”,进一步展现了旅途中的景象。秋天的草地覆盖着一层洁白的霜雪,与远处夕阳映照下的青山形成鲜明对比,色彩斑斓,既展示了季节变换的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颈联“闻虫惊节序,立马问边庭”,通过听到虫鸣声,诗人对季节更替产生了敏感的感知,不禁驻马思考边疆的局势,表达了对国家边防安全的关切之情。
尾联“潦倒还词赋,徒惭两鬓星”,诗人自谦地表示尽管生活困顿,但仍然坚持创作词赋,却因年华老去而感到羞愧。这一联流露出诗人对艺术追求的执着与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明末文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心态,以及对艺术与理想的不懈追求。
风描碧髓,露染璃酥,应是天工巧。二分春早。
争炫出,楚楚缃花清峭。疏香吹到。
正竹里、炉烟袅袅。比他代,醉绿昌明,沁诗脾更好。
也学千双淡扫。对清人宫树,倍争窈窕。云魂月貌。
单只是,不夜鹤心知道。徘徊绝倒。
吴淞创、锡嘉名妙。可能低唱斗茶歌,赚周郎不晓。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
云间笑语,使君高会,佳人半醉。
危柱哀弦,艳歌馀响,绕云萦水。
念故人老大,风流未减,空回首、烟波里。
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
五湖闻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
云梦南州,武昌东岸,昔游应记。
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