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榻临池坐,轩车冒雪过。
交亲致杯酒,僮仆解笙歌。
流岁行将晚,浮荣得几多。
林泉应问我,不住意如何。
几榻临池坐,轩车冒雪过。
交亲致杯酒,僮仆解笙歌。
流岁行将晚,浮荣得几多。
林泉应问我,不住意如何。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冬日宴席的温馨景象。开篇“几榻临池坐,轩车冒雪过”,画面清晰:几案旁边的座椅紧邻着池塘,外面飘落的雪花被高大的轩车掀起,营造出一片静谧而又富丽的氛围。接下来的“交亲致杯酒,僮仆解笙歌”,则展现了主人与宾客之间的情谊和欢乐,他们相互敬酒,同时有僮仆(低级仆人)唱着悠扬的笙曲,增添了一份热闹。
“流岁行将晚,浮荣得几多”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易逝和世事无常的感慨。流年匆匆,即将过去,而那些短暂的荣华富贵又有多少呢?这不仅是对宴席的反思,也是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最后,“林泉应问我,不住意如何”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之美,内心所产生的宁静与满足。林泉之间,或许有人询问诗人的居处,但诗人似乎已经在这片静谧中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不再执着于尘世间的是非成败。
整首诗通过对宴席生活的描写,流露出诗人对人生、时间和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