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咸平、数椽小筑,乡村风物堪溯。
柳堤槐巷寻常景,幽意也传毫素。君傥许。
为点染、来青粉本瓯香谱。闲云貌取。
更六枳篱边,邻翁三雨,倚杖话农圃。
郊居好,消受竹晨花午。漫嫌归计迟暮。
沉吟后约从君问,画里可能同住。清汴路。
梦不到、绿榕红豆衔杯处。低回俊侣。
对几摺疏筠,相思未抵,官阁剪灯语。
古咸平、数椽小筑,乡村风物堪溯。
柳堤槐巷寻常景,幽意也传毫素。君傥许。
为点染、来青粉本瓯香谱。闲云貌取。
更六枳篱边,邻翁三雨,倚杖话农圃。
郊居好,消受竹晨花午。漫嫌归计迟暮。
沉吟后约从君问,画里可能同住。清汴路。
梦不到、绿榕红豆衔杯处。低回俊侣。
对几摺疏筠,相思未抵,官阁剪灯语。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画卷,以咸平时期的简朴屋舍为背景,展现了乡村的日常风物。"柳堤槐巷"寻常而富有诗意,词人借"幽意"表达了对这种田园生活的欣赏。他邀请友人陈桂舫以细腻的笔触,将这美景绘于扇面之上,仿佛能闻到青瓷杯中的茶香。
词中提到的"六枳篱边"和"邻翁三雨",增添了邻里之间的亲切与和谐,农事交谈的场景温馨而质朴。作者感叹郊居生活中的宁静美好,早晨竹影摇曳,午后花开,让人不觉时光匆匆。他还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与朋友一同居住在这幅画中,共享村居的乐趣。
然而,词人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离愁,梦中难以抵达繁华的汴河路,那绿榕红豆的相聚之地。最后,他与好友在官阁中剪烛夜谈的情景,虽然公务繁忙,却仍不及对乡村生活的深深思念。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词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孤身蹬,泛秦川、西入磻溪乡域。
旷谷岩前幽涧畔,高凿云龛栖迹。
烟火俱无,箪瓢不置,日用何曾积。
饥餐渴饮,逐时村巷求觅。
选甚冷热残馀,填肠塞肚,不假珍羞力。
好弱将来糊口过,免得庖厨劳役。
装贯皮囊,熏蒸关窍,图使添津液。
色身轻健,法身容易将息。
厌尘劳,抛家计,慕清闲。向物外、观照人间。
须臾变灭,蜃楼歌侧海涛翻。
暂时光景,转身休、百岁如弹。
掀天富,倾城丽,过人勇,彻心奸。尽逐境、颠倒循环。
纷纷醉梦,往来争夺苦摧残。
不如闻早,伴烟霞、高卧云山。
昨日花开,今朝花谢,算来眼下时光。
成家立计,劫劫与谁忙。
才见青春年少,霎时间、绿鬓成霜。
堪嗟叹,人身不识,自恁苦无常。
不如早悟,金银过斗,难免无常。
思乡岭上,空滴泪成行。
儿女无个肯替,到头来、独自承当。
听吾劝,回光返照,相伴马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