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雾荒城白,秋山十里阴。
戎戎江市暗,翳翳竹堂深。
霁色低林景,晨光积鸟音。
天涯有羁客,愁绝捣衣砧。
苦雾荒城白,秋山十里阴。
戎戎江市暗,翳翳竹堂深。
霁色低林景,晨光积鸟音。
天涯有羁客,愁绝捣衣砧。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雾气弥漫、秋意浓重的荒城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首联“苦雾荒城白,秋山十里阴”,开篇即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雾气笼罩下的荒城,一片苍白,远处的秋山在雾中显得格外阴郁,十里的路程都沉浸在一片朦胧之中。这里通过“苦雾”、“荒城”、“秋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悲凉的意境。
颔联“戎戎江市暗,翳翳竹堂深”,进一步描绘了雾中江市的景象和竹堂的幽深。江市在雾的遮掩下变得模糊不清,而竹堂则在雾气中显得更加幽静深远。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雾的厚重与环境的静谧。
颈联“霁色低林景,晨光积鸟音”,转而描绘雾散后的景象。随着雾气逐渐消散,阳光透过稀疏的树林,洒下斑驳光影,晨光中积聚着鸟儿的鸣叫声。这里通过“霁色”、“低林景”、“晨光”、“积鸟音”等意象,展现了雾后清新、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色。
尾联“天涯有羁客,愁绝捣衣砧”,点明了诗的主题——一位远离家乡、羁旅在外的游子,面对如此美景却无法享受,心中充满了愁绪。捣衣砧的声响,更增添了游子思乡之情的哀愁。这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深切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通过对雾中荒城、江市、竹堂、林景、晨光以及捣衣砧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同时也寄托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