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破肉总鸿钧,十月由来是小春。
应为几年阴作沴,故教残岁物回新。
朔南自古殊风气,刑德于时有屈伸。
閒客未知调燮事,愿因和煦幸罢民。
流金破肉总鸿钧,十月由来是小春。
应为几年阴作沴,故教残岁物回新。
朔南自古殊风气,刑德于时有屈伸。
閒客未知调燮事,愿因和煦幸罢民。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和顾德彰閒居四咏(其三)冬暖》描绘了冬季中的一丝暖意。"流金破肉总鸿钧"形象地写出严冬寒气逼人,连肌肤都难以抵挡,但诗人以"鸿钧"比喻天地之力,暗示着即使寒冬也有其自然规律。"十月由来是小春"点出虽然冬季寒冷,但按照时节轮回,小春的到来预示着春天的希望。
"应为几年阴作沴"暗指连年阴冷的气候可能带来灾害,诗人借此表达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希望新的一年能驱散阴霾,万物复苏。"朔南自古殊风气"进一步强调地域差异,北方与南方气候各异,反映出古人对季节变化的深刻理解。
"刑德于时有屈伸"运用了古代哲学中的概念,"刑"代表法制,"德"象征恩惠,意味着法律与恩泽在不同的时节会有调整,以适应时势。最后,诗人以"閒客未知调燮事,愿因和煦幸罢民"表达自己作为闲居之人,虽无力直接改变时局,但仍渴望温和的气候能给百姓带来安宁,结束艰难岁月。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沉,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也表达了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和谐社会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