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山断碧,坠叶飘黄,三五清光射。万家鳞瓦。
传书雁、冉冉戾空不下。长谣变雅。
拚掩户、瑶卮独把。灰篆寒、犹有余馨,染袂疑兰麝。
前度珠灯照夜。记双波流盼,春意融冶。送钩题帕。
微风过、细响暗惊檐马。仙源近也。
知几见、露桃开谢。残梦回、非雾非烟,刚晓乌啼罢。
分山断碧,坠叶飘黄,三五清光射。万家鳞瓦。
传书雁、冉冉戾空不下。长谣变雅。
拚掩户、瑶卮独把。灰篆寒、犹有余馨,染袂疑兰麝。
前度珠灯照夜。记双波流盼,春意融冶。送钩题帕。
微风过、细响暗惊檐马。仙源近也。
知几见、露桃开谢。残梦回、非雾非烟,刚晓乌啼罢。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月色下的静谧景象。词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与生活细节的融合,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分山断碧,坠叶飘黄”,开篇即以秋日特有的景色入笔,山峦被月光切割成碧绿的片段,落叶在空中旋转着落下,渲染出秋天的萧瑟之美。“三五清光射”,月光洒落,照亮了整个世界,仿佛是大自然的调色盘,将夜晚装扮得格外明亮。
“万家鳞瓦”描绘了远处村落的景象,瓦片如鱼鳞般排列,与月光交相辉映,展现出一种和谐而宁静的生活画面。“传书雁、冉冉戾空不下”,大雁在空中缓缓飞行,似乎在传递着远方的消息,增添了词作的意境深度。
“长谣变雅。拚掩户、瑶卮独把”,词人独自饮酒,吟唱着古老的歌曲,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感。“灰篆寒、犹有余馨,染袂疑兰麝”,炉中香灰散发出淡淡的香气,沾染在衣袖上,如同兰花与麝香的混合,增添了几分神秘与优雅。
“前度珠灯照夜。记双波流盼,春意融冶”,回忆起往昔的温暖时光,珠灯照亮了夜晚,两双眼睛流转着温柔的目光,春意盎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送钩题帕。微风过、细响暗惊檐马”,通过送钩游戏和题写帕纸的情节,展现了词人内心深处的细腻情感,微风吹过,檐下的马铃发出细微的声音,更添了几分生活的趣味。
“仙源近也。知几见、露桃开谢”,暗示着仙境般的美好,露水滋润下的桃花开而又谢,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残梦回、非雾非烟,刚晓乌啼罢”,梦醒时分,眼前并非雾气缭绕,也不是烟云弥漫,而是清晨的第一声乌鸦啼叫,标志着新的一天开始。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世界,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生活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谁把秋香,偏著意、植根姑射。
尘土外、鲜鲜元有,可人容质。
日久渐随芜共没,岁寒还与松同洁。
傲新霜、还有两三枝,天应惜。巾自漉,醅微白。
人已老,欢犹昔。爱此花不负,渊明清节。
醉里不知人世换,悠然独倚西风立。
问一中、时复慰穷途,何如泣。
养浩颐神,离欲澄虚,物外定观。
见玉关倾落,霜千点聚,碧岩漂渺,雪降团团。
混内豁然,空中有象,天地相交四兽攒。
前朱引,后玄随左右,虎绕龙蟠。黄宫捧出神丹。
遇此物疵盲法体安。
使蛇吞一粒,成龙变翼,鵸鵌达者,立化祥鸾。
点铁成金,回骸起死,梼杌逢之返降檀。
君知否,上登仙入圣,不足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