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江东渡古城头,缥缈云飞百尺楼。
问月亭中人已去,南禅寺下水空流!
山连来鹤千峰暮,树集鸣禽万壑幽。
回首可怜戎马地,夕阳衰草古今愁。
涪江东渡古城头,缥缈云飞百尺楼。
问月亭中人已去,南禅寺下水空流!
山连来鹤千峰暮,树集鸣禽万壑幽。
回首可怜戎马地,夕阳衰草古今愁。
此诗描绘了一幅凄美而苍凉的画卷。首句“涪江东渡古城头,缥缈云飞百尺楼”,开篇即以涪江之水与远处飘渺的云雾,勾勒出一幅壮阔而又略带神秘的景象,古城头与百尺楼相映成趣,既显历史的厚重,又添几分梦幻色彩。
“问月亭中人已去,南禅寺下水空流”两句,将情感转向了对过往的追忆与怀念。问月亭与南禅寺,皆为诗人眼中承载着故事与记忆的地方,然而物是人非,亭中之人已逝,只有流水在寺下静静流淌,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
“山连来鹤千峰暮,树集鸣禽万壑幽”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自然之美。山峦连绵,似乎能引来仙鹤翩翩起舞,傍晚时分,更添几分神秘与宁静;而山谷之中,树木密布,鸟儿鸣叫,一片生机盎然,却又不失其幽静之美。
最后,“回首可怜戎马地,夕阳衰草古今愁”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回首往昔,感叹于这片土地曾经历过的战乱与动荡,夕阳下的衰草,不仅象征着时间的无情流逝,也寄托了诗人对历史沧桑、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巧妙地融入了丰富的情感与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伯仲见伊吕,前日补天归。
平生盖世勋业,何用藉群儿。
出领绣衣龙节,入拥绣裳赤舄,名字在金闺。
磊落正如此,焉学古人为。济川舟,调羹手,看当时。
功成便引身去,大不负书诗。
两鬓萧萧华发,总为爱君忧国,臣老系安危。
天子方好老,领取帝王师。
倚阑遥见江南,狒狸前度愁风雨。
英雄安在,龙颠虎倒,空悲朝露。
落日荒宫,北风过雁,柰何踌伫。
见行人指点,战场犹说,三城下,西州路。
有客登高长啸,访诸君、旧游无处。
麒麟何物,累累谁者,消沉千古。
北海人豪,骆驼坡下,而今黄土。
算无过何逊风流,便拟赋,官梅去。
羡春风五马,恨无计,驻征鞍。
想胶漆真情,云烟高兴,诗酒清欢。
当时与君年少,到而今、双鬓总成斑。
几度批风抹月,几番临水登山。驿途吟袖尚轻寒。
珍重且加餐。怕到郡之时,民须加爱,事要从宽。
风流赏音人去,纵朱弦、有曲为谁弹。
明日倚楼凝望,雁回早寄平安。
唤扁舟载酒,直转过、水门东。
正十里平湖,烟光淡淡,雨气蒙蒙。
回头二三名老,望衣冠、如在画图中。
但得城头晚翠,何须席上春红。清樽旋拆白泥封。
呼作白头翁。要与汝忘情,高歌一曲,痛饮千钟。
夕阳醉归扶路,尽从渠、拍手笑儿童。
官事无穷未了,人生适意难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