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词  词牌: 永遇乐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0)
注释
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
舞榭歌台:演出歌舞的台榭,这里代指孙权故宫。
榭,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寻常巷陌:极窄狭的街道。
寻常,古代指长度,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形容窄狭。
引伸为普通、平常。
巷、陌,这里都指街道。
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
“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领兵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翻译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遥想当年,他指挥着强劲精良的兵马,气吞骄虏一如猛虎!
鉴赏

这首词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通过对历史遗迹和典故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追慕以及对时事变迁的感慨。开篇“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以江山依旧而英雄不在,暗示了对孙权这样的人物的怀念。接下来,“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形象地写出了历史的沧桑和人事的消逝。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借刘裕(寄奴)的典故,表达对英雄业绩的向往。“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则展现了刘裕当年的豪迈气势。然而,词人接着提到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轻率北伐,导致“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暗讽其失败。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以个人经历与历史事件相交织,表达了对往昔战乱的回忆。最后,“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描绘了异族统治的现实,词人借用廉颇自比,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表达壮志未酬的无奈和对国家复兴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英雄的仰慕,又有对时局的忧虑,体现了辛弃疾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送万少参茂卿还任山东

乱后相逢复几朝,使君行色动河桥。

宦情千里清樽尽,国计频年白发饶。

驿道书通秋塞雁,海门帆度夕阳潮。

鲁连意气须今日,此去齐城可更招。

(0)

赠别武克仁

八十神全步履轻,自嗟七十负平生。

紫芝采得间中事,白鹤飞来静里声。

多少光阴仍浪迹,古今著述总浮名。

问君可授延年术,九转丹砂未易成。

(0)

赠钱明府舜臣

潘令悲歌秋雨天,遥闻战伐聚江船。

才淹百里青云后,忧重三吴白发先。

剑拂积尘星自动,琴鸣流水月孤悬。

回看北极长安道,祖逖于今几着鞭。

(0)

送郭山人次甫游秦中

马上吴歌壮尔行,度关非是弃繻生。

黄金剩买新丰醉,红树遥含故国情。

地出三峰雄陕服,天分八水杂秦声。

霸陵纵目多秋兴,日夕雕飞蔓草平。

(0)

送刘推官子礼之平阳

人怜燕市别,才羡洛阳奇。

春色迎骖动,民情到郡知。

天低姑射岭,云抱帝尧祠。

几为看汾水,东流寄所思。

(0)

晚秋呈崔后渠侍郎

野旷烟岚重,山深杖屦迟。

菊花留晚色,松树挺寒枝。

霜下百虫伏,风前孤鸟悲。

苍生忧悴日,独有老臣知。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