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间官屋老湖滨,孺子名声日日新。
下榻本非天上事,后人空自愧前人。
三间官屋老湖滨,孺子名声日日新。
下榻本非天上事,后人空自愧前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湖边的老祠堂,供奉着一位名叫"孺子"的人物,他的声誉每日都在增长。诗人以"三间官屋"象征祠堂的规模,表明其在当地受到尊敬。他指出,儒子的地位并非凭空而来,而是通过长期积累的声望赢得的,这并非偶然之事。最后一句"后人空自愧前人",表达了对前人智慧和贡献的敬仰,以及后人对未能达到同样成就的自省与感慨。整首诗简洁明了,寓含深意,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道德学问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