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腹诗书漫古今,频年流落易伤心。
南冠终日囚车府,北雁何时到上林。
开口摧颓空抱璞,胁肩奔走尚腰金。
莫邪利剑今安在,不斩奸邪恨最深。
满腹诗书漫古今,频年流落易伤心。
南冠终日囚车府,北雁何时到上林。
开口摧颓空抱璞,胁肩奔走尚腰金。
莫邪利剑今安在,不斩奸邪恨最深。
此诗《虏中作三首(其一)》由宋末金初诗人宇文虚中所作,抒发了身处异族统治下的无奈与愤慨之情。全诗以“满腹诗书漫古今”开篇,表达了诗人饱读诗书却无法施展才华的悲凉心境。接着,“频年流落易伤心”一句,点明了诗人长期漂泊、流离失所的痛苦经历。
“南冠终日囚车府,北雁何时到上林。”这两句运用了典故,以“南冠”指囚犯,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被囚禁的生活状态;而“北雁”则象征着自由与回归,暗示了诗人对自由和故乡的深切渴望。“开口摧颓空抱璞,胁肩奔走尚腰金。”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在异族统治下被迫屈身求生的无奈与悲哀,同时表达了对自身才华未能得到施展的遗憾。
最后,“莫邪利剑今安在,不斩奸邪恨最深。”诗人借用“莫邪利剑”的典故,表达了自己虽有济世之才,却无处施展的愤懑。这里的“莫邪利剑”象征着诗人的理想与抱负,而“不斩奸邪恨最深”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奸佞小人横行、正义得不到伸张的深深痛恨。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深刻反映了诗人身处异族统治下的复杂心情和对自由、公正的强烈渴望。
望遥天莽莽暮云平,客中又惊秋。
正凉生桂户,叶分苔砌,人倚危楼。
底事又添新恨,旧恨几曾休。
但怪年华去,似水长流。
莫问故园音信,定残蒲瘦柳,狼籍谁收。
便连番思去,临去却还留。
向他时、新诗准备,有庐山、山色待归舟。
更从此,数愁时候,休数离愁。
残雪黏帘,瘦禽啼月,忍寒偏是黄昏。
一水溪桥,阿谁更倚重门。
淡妆缥缈无寻处,向吟边、细诉芳魂。
恼相思,一点残灯,一个愁人。
婵娟风露空山杳,甚枝南枝北,犹殢香温。
冷梦相偎,于今梦也无痕。
惜花人别花枝瘦,剩银屏、空锁娇云。
好教他,槛外篱边,休种愁根。
寒山有佳色,理策临清漪。
倚棹过绿玉,将以观冬犁。
舍舟登古岸,髣髴玉渊时。
所异谷与川,动静各有宜。
停步稍顾盼,抚景心相随。
遥遥望石门,双峰一径微。
梯穷万山出,忽然就长堤。
土屋三两间,依岩缚茅茨。
爨烟穿石窦,云影随高低。
下有丹溜潭,水落松风吹。
泠泠潭上人,分明见须眉。
乐此毕生平,耕锄复何辞。
古者食其力,辛苦当为谁。
日暮且归去,明春予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