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密山寺壁》
《题密山寺壁》全文
宋 / 范端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篱落邻林麓,江湾应霭烟。

乌鸦依野屋,独鹿度平田。

孤阁高竿隔,篮棂绿柳连。

僧栖心象息,游衍亦夤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ān
sòng / fànduānchén

luòlínlínjiāngwānyìngǎiyān

鹿píngtián

gāo竿gānlánlíng绿liǔlián

sēngxīnxiàngyóuyǎnyínyuán

翻译
篱笆围绕着邻近的树林,江湾处笼罩着蒙蒙烟雾。
乌鸦停歇在野外的房屋,孤独的鹿在平坦的田野上漫步。
孤零零的阁楼被高高的竹竿分隔,篮状格窗与绿色柳树相连。
僧人居住的地方,心灵宁静如止,游走或闲逛都顺应自然的节奏。
注释
篱落:篱笆。
邻林麓:邻近的树林。
霭烟:蒙蒙烟雾。
乌鸦:乌鸦。
野屋:野外的房屋。
独鹿:孤独的鹿。
孤阁:孤零零的阁楼。
高竿:高高的竹竿。
篮棂:篮状格窗。
绿柳:绿色柳树。
僧栖:僧人居住。
心象息:心灵宁静。
游衍:游走或闲逛。
夤缘:顺应自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乡村景象。"篱落邻林麓"写出了农舍与树林相邻的田园风光,"江湾应霭烟"则暗示了江边轻雾缭绕的朦胧之美。乌鸦栖息在野外的房屋上,"乌鸦依野屋"增添了自然的生动气息,而"独鹿度平田"则展现了田野的宁静与动物的和谐共处。

"孤阁高竿隔,篮棂绿柳连"描绘了远处孤零零的小阁楼,用高竿分隔,周边则是绿柳环绕,构成了一幅清幽的画面。最后两句"僧栖心象息,游衍亦夤缘"聚焦于寺庙中的僧人,他们的心灵平静如止水,生活节奏顺应着自然的韵律,体现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赞赏和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密山寺周边的自然景色和僧人的生活状态,展现出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隐逸生活的理想化追求。

作者介绍

范端臣
朝代:宋   号:蒙斋   籍贯:兰溪香溪(今浙江兰溪)   生辰:1116-1178

范端臣 (1116-1178)字元卿,号蒙斋,兰溪香溪(今浙江兰溪)人。自幼从叔父范浚学,千言成诵,过目不忘。诗书易理,备研其精;正草隶篆,皆造于妙,为范浚高第弟子。著有《蒙斋集》,包括诗集3 卷,文集20 卷行世。
猜你喜欢

静轩

纷纷逐人行,扰扰与事竞。

不知一世间,能得几人静。

公今默无语,种种以静胜。

人来漫相接,事至聊复应。

开轩道院旁,足以补我病。

日高公事散,转与静相称。

千载师盖公,此理久已證。

炉烟袅晴窗,松声韵钟磬。

簿书勿勤来,公方在禅定。

(0)

潘义荣惠木犀二首·其一

年年无酒对新秋,辜负凉天懒出游。

想得故人怜我病,故分岩桂洗穷愁。

(0)

甘棠楼

高楼面面好,举目是溪山。

急水泻湍濑,诸峰呈髻鬟。

聊为半日出,得伴使君闲。

作者风流在,承平气象还。

身虽住世网,心已离尘寰。

未厌陪游数,唯愁觅句悭。

高风虽在望,逸韵恐难攀。

咫尺蓬莱路,惟公指顾间。

(0)

将发金陵奉怀张彦实

老矣君何往,翩然我欲归。

文章晚未用,岁月事多违。

江接鄱阳路,风吹游子衣。

不应蘧伯玉,独悟昔年非。

(0)

闻鹊

一夏病如此,他乡闲未回。

疏檐闻鹊喜,知有远书来。

(0)

本中将为江浙之行念当与梦贶远别感叹伤怀因成长句奉呈

客行已无聊,况此忧虑集。

颓然念远役,未见勇可习。

虚庭觉气润,远视萤火湿。

故人不我厌,踏雨相劳揖。

朝餐共饥饱,夜语同坐立。

问我去此邦,何用如此急。

干戈与瘴疠,未见可出入。

何殊知二五,而不知有十。

俛首谢勤意,此非愚所及。

天涯重离别,所至方嶪岌。

感怀平生旧,忍效儿女泣。

风沙蔽中原,道路满荆棘。

世事古则然,临分莫于邑。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