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景物转流年,台上风光处处传。
放目便应云梦小,凭栏平挹祝融巅。
忽寻故国占天际,谁看孤舟系岸边。
百感还将山下去,肯同槁木堕深禅。
山间景物转流年,台上风光处处传。
放目便应云梦小,凭栏平挹祝融巅。
忽寻故国占天际,谁看孤舟系岸边。
百感还将山下去,肯同槁木堕深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法华台所见景物和内心感受。"山间景物转流年,台上风光处处传"表达了自然景观随时间流转而变化,站在高台上的诗人能够将这一切尽收眼底。"放目便应云梦小,凭栏平挹祝融巅"则是说目光所及之处仿佛能触摸到云端,靠在栏杆上,心灵得以飞扬至远方。
诗人情感深厚,故乡之思涌上心头,"忽寻故国占天际"表达了这种对家国的无限眷恋。然而现实中自己可能只是一个孤独的旅者,"谁看孤舟系岸边"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独感。
最后两句"百感还将山下去,肯同槁木堕深禅"则是说诗人将自己的各种情感都寄托于大自然之中,与山林为伴,愿意像古树一样静默沉思,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禅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怀和高远的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