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虎丘二首·其一》
《游虎丘二首·其一》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年来偪仄缘何事,咫尺溪山到未能。

郭外清游还送客,林间软语忽逢僧。

空庭石在头宁点,溪壑龙亡气尚腾。

不必悬厓留姓字,古苔埋没几人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首句“年来偪仄缘何事”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几年生活琐碎、忙碌的感慨,似乎在反思为何如此忙碌却未能亲近自然。接着,“咫尺溪山到未能”则直接点明了这种遗憾,即使山水近在咫尺,却未能亲临其中,流露出一种深深的遗憾和渴望。

“郭外清游还送客,林间软语忽逢僧”两句,通过描绘郊外清幽的游历场景,以及偶然遇见僧人的温馨对话,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这里不仅有自然风光的美丽,更有与僧人交谈时心灵的触动,体现了诗人在繁忙生活中寻求精神慰藉的愿望。

“空庭石在头宁点,溪壑龙亡气尚腾”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空庭中的石头虽已失去活力,但溪谷中曾经潜伏的龙虽然已逝去,但其气息仍在空气中弥漫,象征着生命虽终有一逝,但其精神或影响却能长久留存。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暗示了生命的延续性和精神的不朽性。

最后,“不必悬厓留姓字,古苔埋没几人曾”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态度,认为在自然面前,个人的姓名和功绩不过是过眼云烟,最终会被时间遗忘。这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次与仲和联句韵

卧病经年喜遇君,草堂清话到斜曛。

浊醪拚取尊前醉,险韵何妨席上分。

冷雨小蛩鸣切切,轻风残叶下纷纷。

也知别后还相忆,何处钟声隔暮云。

(0)

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八首·其八

梯悬半绠哨台高,胡汉邻家隔一壕。

数日虏中无动静,吉囊东去战黄毛。

(0)

闻警二首·其二

平生投笔吏,慷慨学孙吴。

不分龙庭骑,年年入武都。

轻兵下陇坂,间道袭休屠。

谈笑看雄剑,烟尘更有无。

(0)

予告归入倒马关作

南风吹雨傍关来,关上千峰画角哀。

老去尚怜金甲在,生还重见玉门开。

鹍弦谩引思归调,虎节空惭上将才。

圣主恩深何以报,车前部曲重徘徊。

(0)

闻刘子威还自洛阳奉简

别记殷秋日,归当聿暮时。

枚生游似倦,陶令去嫌迟。

试问山川胜,聊陈风土宜。

铜台经故寝,金谷展荒祠。

潘县犹花发,梁园但黍离。

鬓先凋作素,衣尽化为缁。

余抱伤弓恨,君遭按剑疑。

因声附张邴,久宦欲何为。

(0)

梅花落

早见梅花落,江南春未迟。

如何上苑叶,不似故园枝。

影怯临妆夜,香怜逐吹时。

无人问消息,独自寄相思。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