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卢溪冬夜五首·其四》
《卢溪冬夜五首·其四》全文
明 / 薛瑄   形式: 七言绝句

夜深风雪响侵门,绣被熏来睡正温。

忽念中林有樵者,独惭馀煖未能分。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夜卢溪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寒冷夜晚中的温暖与关怀之情。

首句“夜深风雪响侵门”,描绘了一幅冬夜风雪交加的画面,寒风和雪花敲打着门窗,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接着,“绣被熏来睡正温”,转而描述了室内温暖舒适的场景,绣花的被褥在炉火的熏烤下散发出阵阵暖意,让人感到安心与舒适。这一对比,不仅突出了外部环境的严寒,也强调了室内温馨的避风港。

随后,“忽念中林有樵者”,诗人思绪飘远,想起了在野外劳作的樵夫。在这样的严冬之夜,他们可能还在为生计奔波,没有温暖的庇护。这种对他人生活的关注和同情,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

最后一句“独惭馀煖未能分”,表达了诗人的自责与愧疚。在享受着温暖的同时,他意识到还有许多人需要帮助,却无法给予他们同样的温暖。这句话蕴含了深刻的道德思考,即在拥有时应想到分享与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冬夜的冷暖差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关怀,传递了诗人对社会公正与人性温暖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薛瑄

薛瑄
朝代:明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
猜你喜欢

杨家庄新开中河得顺风观民居漫咏二首·其一

瞬息风帆百里馀,往来数次过淮徐。

光阴犹似当年景,自觉频催点鬓疏。

(0)

南巡舟行会通河杂咏四首·其一

风劲寒犹在,低篷抵博平。

麦畦青遍野,方意近清明。

(0)

赋得绿树阴浓夏日长

绿槐影荫碧纱厨,茂树纷纷叶渐殊。

绵雨新霖消九夏,薰风初热未三驱。

末垂蝉咽浓阴下,脩景云开炎暑无。

长日山中吟咏毕,气清塞外鄙凉珠。

(0)

喜雨诗十六韵

体国为民事,忧勤固在斯。

骄阳春既盛,膏泽夏愆期。

省刑书每下,请雨令频施。

云未油然作,风偏飒尔吹。

芃芃苗欲槁,细细草将萎。

翘首瞻青汉,焦心对赤墀。

圜扉重举滞,旃厦几畴咨。

斋祭祈神鉴,精诚只已知。

谁云天最远,于是听能卑。

默处敬居日,恭虔步祷时。

微衷惭上格,大化喜潜移。

霶霈滋南亩,飘潇遍九逵。

叆叇阴阳协,滂沱渥泽垂。

田家还自乐,朝野共吟诗。

从此烦襟涤,由来百志熙。

愿同兹砥砺,参赞奉无私。

(0)

由仪真乘巨舰至京口

长江万里开鸿濛,高樯巨楫乘艨艟。

仪真京口路百里,挂帆瞬息凌长风。

汀芦洲树看历历,波恬浪阔光瀜瀜。

遄流直下入沧海,远源上与岷峨通。

山川断续合云雾,日月照耀浮虚空。

舟行迅速疾飞驶,恍闻击鼓冯夷宫。

柂楼高据极观眺,奇纵豁达舒心胸。

年来江汉罢桴鼓,河海清宴绝战攻。

舳舻閒系沙岸侧,水师捲甲悬长弓。

羽葆南巡渡扬子,居安更念艰难功。

(0)

夏日水云榭闻梵声

水榭周遮积翠苔,薰风拂处午云开。

忽听梵诵惊残梦,疑是金绳觉路来。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