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舟泊水寺,入夜访禅踪。
月送过江雁,云随出洞龙。
晚凉清宝瑟,细雨落芙蓉。
客醉倦思睡,开帘闻晓钟。
回舟泊水寺,入夜访禅踪。
月送过江雁,云随出洞龙。
晚凉清宝瑟,细雨落芙蓉。
客醉倦思睡,开帘闻晓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泊舟于海珠寺旁,诗人独自探访禅寺的宁静画面。首句“回舟泊水寺”,写出了诗人乘船归来,停靠在水边寺庙的情景,为整首诗定下了静谧的基调。接着,“入夜访禅踪”则点明了时间与目的,夜晚探访禅寺,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
“月送过江雁,云随出洞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营造氛围。月亮映照下,大雁飞过江面,云彩仿佛跟随洞中之龙游动,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超脱与自由。
“晚凉清宝瑟,细雨落芙蓉”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凉爽,宝瑟(一种乐器)在晚风中轻轻弹奏,细雨轻洒在盛开的荷花上,这样的场景充满了诗意与美感,让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宁静。
最后,“客醉倦思睡,开帘闻晓钟”以诗人的感受收尾,他因旅途劳顿而感到疲倦,但被清晨的钟声唤醒,似乎在钟声中找到了新的力量与方向。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禅宗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性的佳作。
半竿残日江城,平芜寒色新来浅。
旧游似梦,閒身如叶,阑干凭遍。
老去刘郎,芳温一念,最难消遣。
况雨声不管,愁人厌听,更长处,和啼雁。
无计凭他酒盏。奈依然、酒醒天远。
丝占蟢子,香盟心字,关情在眼。
碧镜春酥,青绫秋梦,紫箫幽怨。
待佗时、絮语西窗,今夜把、兰灯剪。
宝晕销痕,仙云散影,三五明蟾艳婉。
暗酿春娇,全迷夜色,镫火六街零乱。
无奈馀寒峭,尚未放、绣帘高捲。
一般笑语盈盈,翠楼多少游伴。谁念旅愁孤馆。
觉点碧裁红,旧情全懒。
心字香销,双花烛灺,怕听边城歌管。
凝想江南信,早开过、梅花一半。
剩有閒情,彩笺新句题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