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更漏子.送孙巨源》
《更漏子.送孙巨源》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词  词牌: 更漏子

水涵空,山照市。西汉二疏乡里。新白发,旧黄金。故人恩义深。

海东头,山尽处。自古空槎来去。槎有信,赴秋期。使君行不归。

(0)
注释
孙巨源:孙洙,字巨源,苏轼同僚。
涵空:指水映天空。
西汉二疏:即疏广、疏受,两人位叔侄,皆东海(海州)人。
槎:即乘槎。
使君:此处指的是孙巨源。
翻译
海州碧水连天,青山耸立。这里是西汉二疏的故乡。居海州几年,你白发新添,却博得州人殷勤相送,这是你留下的深恩厚义啊。
大海的最东边,大山的尽头,自古就有人乘槎到天河。但是自古以来,客槎有来有往,你却未有归期,让人惆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更漏子·送孙巨源》。它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展现出送别友人的深情。"水涵空,山照市"描绘了清幽的自然景色,水天相接,山影映照着市井,营造出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及西汉时期的两位贤臣疏广和疏受,暗示友人孙巨源的高尚品格和深厚的人情味,"新白发,旧黄金"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友情长久的感慨。

"海东头,山尽处"进一步拓宽了空间视野,将离别之地置于广阔的天地之间,增添了壮阔之感。"自古客槎来去"借用古代神话中的木筏,象征友人此行如同古人乘槎远游,暗示旅途的遥远和不确定性。"槎有信,赴秋期"寄托了对友人如期而归的期待,同时也寓含着对季节更迭的感慨。

最后,"使君行不归"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以及对友人能否如约而归的深深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充分展现了苏轼送别诗的特色。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清平乐.送张君美经历之任安西幕

鸡声戒晓。催上长安道。宾幕雍容年正妙。

人物风流温峤。政成海泳江涵。门阑剩有馀閒。

公事不妨行乐,春风韦杜城南。

(0)

添声杨柳枝

孰见西明画锦妆。景非常。烟波柳岸映斜阳。

水云乡。咫尺家山人不到,好风光。

步虚升入碧云房。洞天长。

(0)

声声慢

光阴迅速,暑往寒来,俄然又报新年。

物换形移,都被暗里催残。

谁省人人越旧,改青春、皓发苍颜。

虚过了,似落花飞絮,逝水无边。

若也回光返照,运灵枢一撞,击碎双关。

耀海玄珠,晞煌焰接昆山。

宝性因明贯体,换凡躯、养就仙丹。

玉辰显,向中天游奕,物外翛然。

(0)

归来曲

修真理,何在斗禅机。

广念葛藤空厮□,多参功案总虚脾。争似悟无为。

开道眼,一性出昏迷。

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难碍白云飞。升上紫霄微。

(0)

南乡子

祖道密相传。得兔亡蹄守自然。

眼界宽舒明太易,纯乾。日灿精华物自鲜。

恍惚遍三千。预觉陵溪任变迁。

海底浪翻龙出水,冲玄。迸彩神光上九天。

(0)

一剪梅

一个尘劳一个忙。一自别离,一得真常。

一天精秀一天凉。一点清光。一带凝阳。

一气相交一气张。一结神丹,一命延长。

一灵透入一云房。一对金童,一引仙乡。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