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利驱人去若流,君才六十便归休。
归时不及家无有,但问松安竹健不。
势利驱人去若流,君才六十便归休。
归时不及家无有,但问松安竹健不。
这首诗以势利的社会风气为背景,表达了对曹大夫在六旬之龄选择辞官归隐的赞赏。"势利驱人去若流"一句,生动描绘了世俗名利如何像流水般快速驱使人们改变方向,暗示了曹大夫的决定与众不同,他没有被这些外在因素所左右。
"君才六十便归休",直接称赞曹大夫的智慧和淡泊,认为他在适当时机选择了退隐,显示出他的才德与超脱。诗人以六十岁这个年龄点出,意在强调这种早退并非因年老力衰,而是出于内心的抉择。
最后两句"归时不及家无有,但问松安竹健不",进一步表达了对曹大夫归隐生活的关切。诗人并未提及家境如何,而是关心家中是否有松竹相伴,寓意曹大夫是否能享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这既是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也是对曹大夫能否在清贫中保持高洁情操的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简洁的笔触,赞扬了曹大夫的才智与品格,同时也寄寓了对人生态度的深沉思考。
饯秋秋渐老,待挽秋和,愁伴年涯。
鬓侵吴霜重,怕欹冠映日,妒了寒鸦。
背人倦叶如诉,红怨泣尘沙。
便画壁程歌,芳颜借酒,懒咒唐花。
兹亭惯游赏,奈败芦声乾,衰柳丝斜。
金碧残阳里,看江山如此,同叹无家。
断词字灭慵认,春蚓杂秋蛇。
但望极觚棱,严城暮角羁恨赊。
甚莼波松雨,白石仙人,又到垂虹。
系缆桥亭畔,正栖鸦病柳,瘦倚西风。
万顷具区烟水,残照湿濛濛。
问素袜明珰,采香泾里,底处相逢。
绝代填词手,向水云深处,凭吊遗踪。
寂寞吴江路,念楚骚谁续,霜陨兰丛。
为问米船图画,淡墨是何峰。
且笛谱重翻,悽悽冷烛双泪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