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出翠蓑新。夜夜空江卧冷云。
我与梅花同一样,艰辛。风雪天才过几分。
何处玉箫闻。更向前头访艳魂。
听说南朝花世界,无存。绿减秦淮水半身。
剪出翠蓑新。夜夜空江卧冷云。
我与梅花同一样,艰辛。风雪天才过几分。
何处玉箫闻。更向前头访艳魂。
听说南朝花世界,无存。绿减秦淮水半身。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冬夜的画面,以剪裁翠色蓑衣的细节开篇,展现出一种孤寂而坚韧的意境。词人独自在空旷的江面上仰望冷云,与梅花共度艰辛,暗示了他内心的孤高和不屈。接下来的“风雪天才过几分”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严寒和词人的坚韧。
“何处玉箫闻”一句,通过听觉的描写,引入了音乐元素,可能是远方传来的箫声,给寂静的夜晚增添了一丝凄美。词人追寻这箫声,似乎在寻找某种慰藉或旧时的记忆,表现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
最后,“听说南朝花世界,无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曾经的南朝繁花似锦之地,如今只剩下秦淮河水的绿色减退,半身已逝,寓意着世事沧桑,繁华不再。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抒情,寓言寄志,展现了词人面对生活变迁的淡然与哀愁,以及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待。易顺鼎的词风深沉而富有韵味,体现了晚清末年至近代初的文学特色。
真实人居遍十方,至游处处露堂堂。
鹅于水器择其乳,蜂在华房采得香。
心鉴照中无垢翳,道环虚里见神光。
能来闹市住三昧,鸟度长空迹不彰。
宾茧风枝梦不宁,夜堂思对老人星。
一心归去事萱草,千里相求鸣鹡鸰。
树树丹枫金堕叶,丛丛黄叶雪浮汀。
西山秀骨濯秋雨,窗户卷帘分远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