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可忘忧,树之北堂后。
此堂何为设,白头有慈母。
暑月萱始花,凉风吹户牖。
母颜和且悦,上堂奉尊酒。
岁岁见萱花,年年献亲寿。
儿孙满眼前,甘旨亦具有。
昔当艰虞时,东西屡搔首。
幸今际承平,日不离左右。
我间南陔篇,古人相戒守。
愿入北堂诗,弦歌同永久。
萱草可忘忧,树之北堂后。
此堂何为设,白头有慈母。
暑月萱始花,凉风吹户牖。
母颜和且悦,上堂奉尊酒。
岁岁见萱花,年年献亲寿。
儿孙满眼前,甘旨亦具有。
昔当艰虞时,东西屡搔首。
幸今际承平,日不离左右。
我间南陔篇,古人相戒守。
愿入北堂诗,弦歌同永久。
这首诗描绘了萱草与家庭情感的紧密联系,通过“北萱堂”的设置,表达了对慈母的深厚敬爱之情。诗中以萱草象征忘忧,寓意在母亲的关怀下,家中的温馨与和谐能让人忘却忧愁。萱草在暑月开花,凉风轻拂,母亲面带笑容,儿孙围绕,共享天伦之乐,体现了家庭和睦、孝顺的主题。
诗中提到“岁岁见萱花,年年献亲寿”,表达了对母亲每年庆祝寿辰的深情祝福,以及对母亲长寿的期盼。儿孙满前,不仅体现了家庭的繁盛,也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诗中还提到了过去艰难时期,家人相互扶持的情景,与现今国家安定、家庭团聚的美好对比,凸显了和平时代的幸福与珍惜。
最后,“我间南陔篇,古人相戒守”引用了《诗经》中的篇章,提醒人们要遵循古代先贤的教诲,保持孝顺之心。“愿入北堂诗,弦歌同永久”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这首诗能够成为传唱久远的佳作,让孝道的精神得以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庭、亲情和孝道的深刻理解和重视,充满了温馨、和谐与敬老爱幼的美好情感。
朔风万里来,一夜卷飞雪。
漫漫国门路,转毂失故辙。
鸟翼压不开,马蹄僵欲折。
问我行安之,衔命使胡羯。
君恩念勤远,敦遣礼无缺。
赐金戒私装,卜日出汉节。
太官载供张,厩马先简阅。
光华自难胜,敢复诉劳苶。
独哀徒御众,驱驰犯寒切。
每怀实靡及,勖尔保嘉烈。
年来遇景彊追攀,长恐身衰兴易阑。
八十康宁天下少,四并聚会古为难。
客尘随念须频拂,世网萦人且自宽。
布政未能跻乐俗,爱贤犹喜共清欢。
湖光映雪凝深碧,野色当轩展素纨。
心似白公何虑脚,燕堂深暖小安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