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栏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少年游》,描绘了一幅春天独自凭栏远眺的画面。"阑干十二独凭春",开篇即展现出主人公在春日里倚靠栏杆,孤独而满怀思绪。"晴碧远连云",描绘了晴空如洗,远处的天际线与碧空连成一片,景色虽美,却更显其内心的孤寂。
"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诗人借景抒情,感叹离别之苦,行人的身影在远方渐行渐远,让人心生愁绪。接下来,他提及"谢家池上,江淹浦畔",这两个典故暗示着离别的伤感,仿佛能听到吟咏离别的诗篇和飘荡的离魂。
"那堪疏雨滴黄昏",傍晚时分,稀疏的雨点更增添了凄凉氛围,让人难以承受。最后,"更特地,忆王孙",直接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王孙"一词常用来指代远行之人,这里强化了词人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春天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离别之苦和相思之情,情感深沉,意境优美。
玄发照秋水,茱萸香未歇。
风吹夜合花,露湿衣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