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熟含青市百枚,名园高树曲城隈。
山翁呜咽言情事,曾见黄巢劫火灰。
半熟含青市百枚,名园高树曲城隈。
山翁呜咽言情事,曾见黄巢劫火灰。
这首诗描绘了荔枝在市集中的盛况,以及它们生长于名园高树之中的景象。通过“半熟含青市百枚”,诗人展现了荔枝在市场上的丰富与新鲜。接着,“名园高树曲城隈”则强调了荔枝生长环境的优越与独特,暗示其品质的上乘。
“山翁呜咽言情事,曾见黄巢劫火灰。”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山翁的形象引入,赋予其情感和故事,仿佛山翁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尤其是黄巢起义带来的战火与破坏。这里不仅描绘了荔枝的历史背景,也暗含了对过去战乱的感慨,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不仅展现了荔枝的自然之美,也融入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个人的情感体验,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相邀忍俊,正落花天气。卅六湾头画船击。
乍莺声困柳,鹃血斑花,愁与恨、装做个侬行李。
三间鸳社小,嗔到笼鹦,不识千金有深意。
帘角上灯时,分咽琼浆,已够了、销魂滋味。
直挨到、阑干月华迷,又抵死催人,到门嘶骑。
梦如烟。蘅皋客感依然。
记销魂、扇飔阑角,笑香低障婵娟。
剩飘零、青衫红粉,空误了、短鬓华颠。
胆怯昏黄,衣怜惨绿,被秋扶梦到鸥边。
画一带、相思恨影,波底夕阳天。
凉飙起,蓼花深港,泊个渔船。
熏酒思、琉璃初泛,晚屏飞浴明蟾。
悄鸳鸯、一双儿睡,病杨柳、三两枝眠。
妆妆虹波,舞闲江佩,水仙争掷洗儿钱。
暗几度,就凉槐影,风叶不惊喧。
来宵剩,稀星数点,分黯湘川。
吟管搴芳,仙裳蘸渌,俊游还再。
几曾孤负,鸥鹭湖边相待。
遍人间、笙歌正酣,冷香杜芷闲自采。
谢题襟旧侣,玉珰缄札,赋情犹在。
桑田变否,试问讯麻姑,朱颜暗改。
渭流脂腻,愁渡西戎红海。
劝灵源、春痕秘留,碧桃且莫漂片蕊。
渺心期,又见三山,半落青昊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