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精临砌,绮阁移春,夜明帘影。
雾鬓烟鬟,四肢红玉轻云映。
罗巾汗拭桃花,恰海棠厮并。
翠枕支痕,睡起横波微晕。
好梦谁惊,似忽被、渔阳唤醒。
钿合钗分,谁想花冠不整。
早是粉本流传,画图重省。
一幅生绡,消得银屏昼永。
玉精临砌,绮阁移春,夜明帘影。
雾鬓烟鬟,四肢红玉轻云映。
罗巾汗拭桃花,恰海棠厮并。
翠枕支痕,睡起横波微晕。
好梦谁惊,似忽被、渔阳唤醒。
钿合钗分,谁想花冠不整。
早是粉本流传,画图重省。
一幅生绡,消得银屏昼永。
这首清代董元恺的《华胥引·题华胥杨妃春睡图》描绘了一幅精致的春日闺房画面。"玉精临砌,绮阁移春",以玉石般的光泽和华丽的阁楼,暗示了春意盎然的环境。"雾鬓烟鬟,四肢红玉轻云映",通过比喻女子如烟雾般秀发和肌肤如玉的细腻,展现出她的娇美。
"罗巾汗拭桃花,恰海棠厮并",进一步描绘女子的娇艳,如同盛开的海棠花一般。"翠枕支痕,睡起横波微晕",描绘了她慵懒的姿态和微微泛红的眼波,流露出一种醉人的睡态。
"好梦谁惊,似忽被、渔阳唤醒",暗示了梦境被打断,可能是因为战鼓声(渔阳鼙鼓)的惊扰,增添了故事的戏剧性。"钿合钗分,谁想花冠不整",则揭示了女子从梦境中醒来后的失落与不完整,可能暗示着某种情感变化。
最后,"早是粉本流传,画图重省",点出这幅画面已经成为了艺术作品,而"一幅生绡,消得银屏昼永"则赞美了画作的魅力,能让整个白天都因之而显得漫长。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春睡中的女子,既有静态的美丽,又有动态的情感变化,展现了作者对女性美的独特理解和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