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舍依荒驿,孤村背夕阳。
海云秋漠漠,山霭夜苍苍。
木客歌畬月,鲛人泣岸霜。
谁能当此地,高枕不思乡。
草舍依荒驿,孤村背夕阳。
海云秋漠漠,山霭夜苍苍。
木客歌畬月,鲛人泣岸霜。
谁能当此地,高枕不思乡。
这首明代诗人陈价夫的《宿海边山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海边山间旅宿图景。首句“草舍依荒驿”,写出了诗人住宿的简陋环境,靠近废弃的驿站,显示出旅途的艰辛。次句“孤村背夕阳”,进一步强调了孤独感,夕阳西下,村庄显得更加孤立。
“海云秋漠漠”和“山霭夜苍苍”两句,通过描绘秋天海上的迷蒙云雾和夜晚山间的深沉暮霭,渲染出一种寂静而深远的氛围。诗人运用“漠漠”和“苍苍”这两个叠词,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空间感。
“木客歌畬月”一句,借用了“木客”(山民)在月光下唱歌劳作的场景,增添了生活气息,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乡土文化的怀念。“鲛人泣岸霜”则以传说中的鲛人流泪化为珍珠的形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情感波澜,可能是在思乡之情的触发下产生的共鸣。
最后,“谁能当此地,高枕不思乡”直抒胸臆,表达出即便身处异乡,面对如此景色,又有谁能完全忘怀故乡呢?这句诗揭示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使得全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
绮窗晴雪,看天涯、又漏一丝春。
略有冬心未褪,还借兽炉温。
已是经年离别,倩冰奁、重照旧啼痕。
怅铢衣寒峭,银灯梦浅,无赖是黄昏。
曾记元宵楼阁,采明珠、点染倚栏人。
卷起潇湘帘子,流水认前身。
忽忽芙蓉远道,望烟波、江上总销魂。
想颦妆亸影,携琴写怨,残月下重门。
晚雨扶愁,晓阴勒梦,野树朔风凄啸。
黄沙梦里,白雁霜前,枯尽玉关秋草。
堪叹落月阴山,燐火苍茫,寒螀独吊。
听几声胡管,几枝羌笛,鬓丝催老。
谁记得、出塞歌长,新婚别苦,忽忽路绵书杳。
金微万里,银烛三更,何处受降城堡。
如此天荒,地凉寄尽征衣,何时吹到。
便封侯觅取,楼外垂杨瘦了。
秀挹庭阴,破烟霏、放出林间山影。
茶话未阑,侵寻竹房催暝。
相携半榻闲身,到世外、栖鸦才定。清听。
又廊腰、暗落风边凉磬。前事枉重省。
叹衣珠无觅,鬓丝尘凝。新侣旧、欢依然,素心堪证。
看花待约芳期,问何日、翠娇红靓。松径。
且明朝、玉栏同凭。
一磬僧房,记月下、人来款竹。
还远致、秋塍珠宝,累累盈斛。
红豆分拈花里句,胡麻共饱山中粥。
更无须、乞米似平原,书成幅。蒿里唱,当年曲。
萍梗系,谁家屋。望子猷门径,凄凉心目。
过眼云烟朋辈少,打头风雪官程促。
问劳劳、尘梦定何时,黄梁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