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尽长更绛腊残,窗纱战破晓风寒。
婴儿也解怜爷病,时到床前学问安。
听尽长更绛腊残,窗纱战破晓风寒。
婴儿也解怜爷病,时到床前学问安。
这首诗《病中》由明代诗人邓林所作,描绘了病中之人与周围环境及家人的互动,情感细腻,充满生活气息。
首句“听尽长更绛腊残”,开篇即以“长更”点明夜晚之漫长,而“绛腊残”则暗示时间的流逝,营造出一种病榻上的孤独与时间的静谧感。通过“听尽”二字,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等待的漫长。
次句“窗纱战破晓风寒”,进一步渲染了病中的环境氛围。窗外的寒风透过破旧的窗纱,不仅带来了寒冷,也象征着外界的侵扰与病痛的折磨。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意境,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身处的凄凉与无助。
后两句“婴儿也解怜爷病,时到床前学问安”,笔锋一转,描绘了家庭成员间的温情与关怀。尽管自己身患疾病,但连年幼的婴儿也能理解并体谅父亲的病痛,不时来到床前给予安慰和陪伴。这种场景温馨而感人,展现了家庭成员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在困境中相互扶持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病中情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家庭成员间情感的展现,传达了在逆境中寻求温暖与支持的主题,体现了人性的光辉与亲情的力量。
龙蟠幽谷,非时则伏。蝉蜕高枝,饮露而飞。
进如风行,退若云归。冥冥其几,赫赫其居。
于越霸兴,强吴荡夷。功成不居,先生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