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秀色霭宵烟,又试新秋乞巧筵。
今古女牛几曾别,往来乌鹊为谁填。
山围河洛思榆塞,盒钿丝蛛异昨年。
儿女子情我何有,一因耕织祝心虔。
西峰秀色霭宵烟,又试新秋乞巧筵。
今古女牛几曾别,往来乌鹊为谁填。
山围河洛思榆塞,盒钿丝蛛异昨年。
儿女子情我何有,一因耕织祝心虔。
此诗描绘了七夕节的景象与情感。首句“西峰秀色霭宵烟”以西边山峰的秀丽景色和夜间的轻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又试新秋乞巧筵”点明了七夕节的习俗,人们在秋季初至时举行乞巧宴,祈求心灵手巧。
“今古女牛几曾别,往来乌鹊为谁填”两句运用了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表达了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向往。牛郎与织女虽被银河隔开,但每年的七夕之夜,乌鹊搭桥让他们得以相会,象征着人间美好愿望的实现。
“山围河洛思榆塞,盒钿丝蛛异昨年”则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相结合,通过山川河流的变迁,寄托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今年七夕节不同寻常的感慨。
最后,“儿女子情我何有,一因耕织祝心虔”表达了诗人对儿女情长的淡然态度,以及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尊重与敬仰,通过七夕节的祭祀活动,表达了一种虔诚的心愿。
整首诗以七夕节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观、神话传说、个人情感与社会习俗,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岭梅香雪飘零尽,繁杏枝头犹未。
小桃一种,妖娆偏占,春工用意。
微喷丹砂,半含朝露,粉墙低倚。
似谁家丱女,娇痴怨别,空凝睇、东风里。
好是佳人半醉。近横波、一枝争媚。
元都观里,武陵溪上,空随流水。
惆怅如红雨,风不定、五更天气。
念当年门里,如今陌上,洒离人泪。
山川固高深,不掩珠玉光。
道人觉物者,明明岂自藏。
奈何一世中,暝醉不我臧。
收敛万古志,风雨一茅堂。
问之默不语,诗成兰蕙香。
山中多卉木,有待而芬芳。
自怜年少时,彻今昼公行。
虚空流水远,天外有鸾凰。
白发此种种,红尘谁茫茫。
嵩少今卜筑,因之归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