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山三十载,潦倒福缘微。全提一著,衲子攒眉。
我无沩山之作,汝有铁磨之机。
自知水底难捞月,却倩丹青染污伊。
住山三十载,潦倒福缘微。全提一著,衲子攒眉。
我无沩山之作,汝有铁磨之机。
自知水底难捞月,却倩丹青染污伊。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法薰所作的《尼长老请赞》,通过对尼长老三十年居住山中的描绘,展现了她生活的清苦和修行的深沉。"潦倒福缘微"表达了她的生活贫困,但精神追求高洁。"全提一著,衲子攒眉"描绘了她在佛法修行中专注而深思的形象,暗示着修行道路的艰难。
"我无沩山之作,汝有铁磨之机",沩山是唐代著名禅师沩山灵祐的居所,这里以他的智慧闻名;"铁磨之机"则比喻尼长老坚韧不拔的修行意志,即使面对困难也如铁磨般持续不断。诗人自谦没有沩山那样的成就,但赞赏尼长老有坚定的决心。
最后两句"自知水底难捞月,却倩丹青染污伊",尼长老明白修行如同水中捞月,难以触及真理,但她并不拒绝世俗的色彩,反而接纳它,可能是指在红尘中保持纯净的心灵,不被外物所污染。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尼长老在逆境中坚守佛法,不为世俗所动的高尚品质,体现了禅宗崇尚的内心修炼和生活实践的结合。
君家图画皆所见,近得此松尤可羡。
根蟠平石蹙蛟螭,干出青冥起雷电。
樛枝横斜复几尺,绿叶茸茸铺绣线。
空堂深沈白日寒,谡谡似有风吹面。
此图剪裂人不知,尘外分张数流转。
能令神物还相从,非君苦心谁与辨。
更惜良工名不传,可怜世俗多夸衒。
为君作歌君志之,后千百年无复贱。
自我胜冠带,日闻乡党议。
意嫌风俗衰,长老俱喻利。
缅怀千岁士,未谓今昔替。
果哉曹大夫,高度跨一世。
人皆竞锥刀,趋走候形势。
强能弋公侯,弱或丐奴婢。
而公独长往,亦岂恶富贵。
顾当拯颓波,且以伸吾义。
昔在天圣中,太后犹称制。
桓桓谏议公,正色风宪地。
王室依老臣,萧墙屏奸计。
一麾竟谪守,褒赠身后事。
至今诵遗烈,每雪义士涕。
天伦见霜标,粲粲真难弟。
大雅贵老成,春秋有凡例。
吾将编野史,著述二公志。
直清先伯夷,退静后季次。
愿为得者规,不使达者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