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气荡喧浊,仆仆为形役。
一器而众操,安得不速敝。
古有避俗翁,神释私其智。
感此偃空山,息机良匪易。
朝饭林下曙,夕宿岩中閟。
暑气清林峦,洒然出新意。
侧思声利途,惴惴魂犹悸。
且逐采芝游,野服安薜荔。
真气荡喧浊,仆仆为形役。
一器而众操,安得不速敝。
古有避俗翁,神释私其智。
感此偃空山,息机良匪易。
朝饭林下曙,夕宿岩中閟。
暑气清林峦,洒然出新意。
侧思声利途,惴惴魂犹悸。
且逐采芝游,野服安薜荔。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尘世喧嚣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真气荡喧浊”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清醒认识,认为被外在形式所束缚是不自由的。接着,诗人提到古代避世者的选择,他们通过超脱智慧来逃离俗务,这让他深有感触。
诗人感叹自己若要像古人那样隐居山林,就必须放弃繁忙的生活,如“一器而众操,安得不速敝”。他想象早晨在林下用餐,夜晚在岩洞中休息,享受着山林的清凉,这种心境转变带来了全新的感受。然而,想起尘世的名利争夺,诗人仍感到忧虑,“侧思声利途,惴惴魂犹悸”。
最后,诗人决定追求采芝般的简朴生活,穿着粗布衣裳,自在地生活在野外,表达了他对自然与宁静的深深热爱。整首诗通过个人体验,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反思,体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良夜何其。记古无钟表,以香代之。
般般铸将新式,按节占时。
银箭金壶相应,五更中、几转相思。
相思盘中字,烧到天明,字字成灰。
文人多好事,制篆文诘屈,草笔离奇。
一端初爇,相绩不断方直。
此际寒家夫妇,映孤灯、磨豆支机。
要知几更点,但听村中,几度鸣鸡。
种树生机,吟香活句,又被东风提醒。
古干花娇,三月海棠全盛。
带红萼、萧寺移根,映碧瓦、虚窗照影。
待看伊、十载根深,檀栾两树绿阴并。
仙仙乎袅以娜,飘扬兮一片,瞿然深省。
迅羽流光,相赏繁华饿顷。
怜窈窕、雨困春残,又扶疏、露零秋孟。
忆南国、蔽芾千年,召公遗爱咏。
佳日无风雨。相约向、桥南去。
桥南不远,盘陀平正,瑶草如许。
向千岩、乍叩灵鼍鼓。振林叶、娑娑舞。
更听之而神寂,幽禽枝上交语。
别院倚山坳,白云过、忽见窗户。
绝代有佳人,坐窗里凝伫。
作霓裳、偷将仙乐,扬皓腕、点来新谱。
侍婢卷珠帘,帘外山无数。
高人多爱竹,故画竹,必高人。
此一十三篇,横斜疏密,各具精神。
猗猗朱栏曲沼,待微风、细雨与传兴。
苔径低拖凤尾,石林丛长龙孙。廿年墨彩如新。
有婿守遗珍。向京国移家,万人如海,遇我相亲。
欣然全编见赠,抵琼瑰、远过百千分。
一榻清风无暑,几枝仙露超尘。
罗浮春色静娟娟,是花仙,伴诗仙。
林氏家风,冷澹出清妍。
碎玉零星千万点,月下影,雪中香,天上缘。
神全,韵全,意难传。篱边,水边,忆江妃、名号新鲜。
岁晚相逢,问讯绮窗前。
笛孔琴丝聊寄兴,好时节、百花后,百花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