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罅天光漏,山坳云气深。
遥遥闻犬吠,人家无处寻。
树罅天光漏,山坳云气深。
遥遥闻犬吠,人家无处寻。
这首明代诗人周瑛的《宁国道中书所见七首(其三)》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野景象。首句“树罅天光漏”,通过“树罅”(树缝)和“天光漏”形象地展示了阳光从树林缝隙间洒落的斑驳光影,富有动态感,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转与自然的微妙变化。
次句“山坳云气深”,则转向了山间的云雾,描绘出山势的起伏和云雾缭绕的神秘氛围,给人以深远和静谧之感。这里的“云气深”不仅写实,也寓含着诗人内心的沉思。
后两句“遥遥闻犬吠,人家无处寻”,通过远处传来的犬吠声,暗示了有人家的存在,但山路曲折,云雾遮蔽,使得这些人家显得若隐若现,难以寻觅。这既增添了诗的意境,也透露出一种人迹罕至的宁静和自然的和谐。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声音,展现了宁道教路上的宁静与深邃,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剡纸易墨,心圆管直。浆深色浓,万毫齐力。
先临告誓,次写《黄庭》。骨丰肉润,入妙通灵。
努如直槊,勒若横钉。虚专妥帖,殴斗峥嵘。
开张凤翼,耸擢芝英。粗不为重,细不为轻。
纤微向背,毫发死生。工之未尽,已擅时名。
三星希曙景,万骑翊天行。
葆羽翻风队,腾吹掩山楹。
暖日晨光浅,飞烟旦彩轻。
塞寒桃变色,冰断箭流声。
渐奏长安道,神皋动睿情。
凉风木槿篱,暮雨槐花枝。
并起新秋思,为得故人诗。
避地鸟择木,升朝鱼在池。
城中与山下,喧静闇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