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衣庵新居·其五》
《白衣庵新居·其五》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敢云效古昔,亦负客中春。

贱极似成傲,愁多不为贫。

嗒然堪丧我,竟欲属何人。

所喜门前石,长吟不见嗔。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今无的《白衣庵新居》第五首,通过“白衣庵新居”这一标题,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新居环境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

首句“敢云效古昔”,诗人以谦逊之语开头,表明自己不敢效仿古人,却在客居他乡的春日里,有了新的居住之所。这种自我定位,既体现了诗人对自身能力的谦虚认知,也暗示了他对新生活的期待与适应。

接着,“亦负客中春”一句,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春天本是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季节,而作为客居之人,却未能充分感受春日的美好,这既是对时间的惋惜,也是对生活状态的一种自省。

“贱极似成傲,愁多不为贫。”这两句诗,诗人运用对比手法,揭示了内心的矛盾与复杂。表面上看似在说“贫穷到极致反而显得自傲”,实际上是在表达一种超脱于物质贫困的精神追求。同时,“愁多不为贫”则进一步说明了诗人面对生活的困难,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忧虑而非物质匮乏。

“嗒然堪丧我,竟欲属何人。”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孤独感。嗒然,形容茫然无知的样子;丧我,丧失自我。诗人似乎在寻找一个可以寄托心灵归属的地方,但又感到困惑,不知道应该将自己托付给谁或什么。

最后,“所喜门前石,长吟不见嗔。”诗人找到了心灵的慰藉——门前的石头。这里的石头象征着一种坚定、沉默的陪伴,它不会因为诗人的吟唱而产生不满或责怪。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纯粹事物的喜爱与依赖,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在自然与内心世界中寻找精神寄托的过程。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送刘子材四明幕官

雉堞连云左海傍,曾攀鲸背到扶桑。

蒙冲声教通韩国,梵刹光明记育王。

地接天台仙圣宅,山藏奎画妙圆章。

时清幕府多馀暇,薄采江珧荐豆觞。

(0)

挽齐安郡夫人

懿范闺房秀,齐姜素望优。

广川名益盛,内壸德弥修。

寿量方难老,生涯遽若浮。

延平双剑逝,遗恨在营丘。

(0)

杂诗·其四

放旷人间世,栖迟一草堂。

神交传远信,渔父许同行。

黄菊犹沾雨,丹枫未陨霜。

午馀幽梦断,清磬出禅房。

(0)

句·其八

玉雪自知尘不涴,丹青难写酒微醺。

(0)

句·其七

数树残花喜春在,一声啼鸟觉山深。

(0)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佛以甚深微妙法,广为一切众生说。

有能悉发菩提心,究竟得成无上道。

彼有受持读诵者,其福不可更称量。

七宝满尔河沙数,以用布施得福德。

而比福德犹为多,况吾大慈大愿师,常悯众生堕恶道。

假此持经功德海,能免世间一切苦。

有大长者号宰官,书写读诵不少懈。

旃檀香及薝卜花,供养恭敬常作礼。

忽遇黑风吹船舫,将随那刹诸鬼国。

仓惶取是受持经,投诸江流没巨浪。

须臾风定夜色霁,达旦悉得大快乐。

平明篙师有妇妻,忽言汲水得巨轴。

金书贝叶与巾绣,无一毫毛有坏相。

有如金刚不坏身,经大水聚性不灭。

拾尘数劫有时尽,而是功德终无穷。

众生信心不坚固,未尝闻此殊胜事。

用是稽首无上尊,愿我诸佛常加护。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