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逗回舟晚,溪寒落照深。
断桥通远墅,隔火见疏林。
鱼满鸬鹚意,霜吹鶗鴂音。
不须愁寂历,无泊也栖心。
风逗回舟晚,溪寒落照深。
断桥通远墅,隔火见疏林。
鱼满鸬鹚意,霜吹鶗鴂音。
不须愁寂历,无泊也栖心。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乘舟返回途中所见到的宁静而略带寒意的溪边景色。首句“风逗回舟晚”以轻柔的风引出归舟,暗示时间已晚,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着,“溪寒落照深”一句,通过“溪寒”二字,点明了环境的清冷,而“落照深”则描绘了夕阳余晖洒在溪水中的景象,增添了几分温暖与诗意。
“断桥通远墅,隔火见疏林”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视野,断桥连接着远处的别墅,而透过火光可以看到稀疏的树林,这种远近结合的描写,既展现了空间的层次感,又赋予了画面生动的动态美。
“鱼满鸬鹚意,霜吹鶗鴂音”则是对自然界的生动描绘。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弋,满足了鸬鹚的捕食欲望;霜风吹过,鶗鴂(一种鸟)发出凄凉的叫声,营造了一种秋日特有的萧瑟氛围。这两句通过动物的行为和自然的声音,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而又略显寂寥的自然世界。
最后,“不须愁寂历,无泊也栖心”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内心感受。即使是在孤独与寂静中,诗人也能找到心灵的栖息之所,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内心的宁静平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傍晚溪边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感悟,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求心灵平静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