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烟薄雾,仗东风排遣。收拾轻寒做轻暖。
问墙隅屋角,多少青红,春不语,行处随人近远。
穿帘花影乱。金鸭香温,幽梦醒时午禽啭。
任抛书推枕,嚼蕊攀条,暗消了、清愁一半。
且莫放、浮云蔽晴晖,怕惹起羁人,望中凝恋。
残烟薄雾,仗东风排遣。收拾轻寒做轻暖。
问墙隅屋角,多少青红,春不语,行处随人近远。
穿帘花影乱。金鸭香温,幽梦醒时午禽啭。
任抛书推枕,嚼蕊攀条,暗消了、清愁一半。
且莫放、浮云蔽晴晖,怕惹起羁人,望中凝恋。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词人李弥逊所作,名为《洞仙歌·次李伯纪韵》。从艺术风格上看,这是一首抒发春日情怀的作品,语言优美,意境幽深。
“残烟薄雾,仗东风排遣。”开篇即营造出一个朦胧的春日景象,诗人借助东风来表达心中的忧绪和无奈。
“收拾轻寒做轻暖。”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春天气候由冷转暖的变化,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温暖与希望。
“问墙隅屋角,多少青红,春不语,行处随人近远。”这里诗人以问询的口吻探寻春色的踪迹,却又透露出春天本身并不直接言说,而是通过个人经历和感受去体验其远近。
“穿帘花影乱。”这句则描绘了窗帘间花瓣飘落,花影摇曳的景象,增添了一份细腻与生动。
“金鸭香温,幽梦醒时午禽啭。”金鸭香炉中的香气温暖,构造出一个安宁静谧的室内环境。午后鸟鸣声中醒来,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捕捉。
“任抛书推枕,嚼蕊攀条,暗消了、清愁一半。”这几句则表达了诗人放下手中的书籍,推开枕头,对着花瓣沉思,其内心的忧虑随之减少了一半。
“且莫放、浮云蔽晴晖,怕惹起羁人,望中凝恋。”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未来某种可能性的担忧和不舍。浮动的云朵遮挡了明媚的阳光,诗人害怕这会唤起那些流离失所之人的思念,在心中凝视着那份难以忘怀的情愫。
整首词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细腻描绘,表现出诗人对于生活、自然和情感世界的深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