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洞仙歌.次李伯纪韵》
《洞仙歌.次李伯纪韵》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词  词牌: 洞仙歌

残烟薄雾,仗东风排遣。收拾轻寒做轻暖。

问墙隅屋角,多少青红,春不语,行处随人近远。

穿帘花影乱。金鸭香温,幽梦醒时午禽啭。

任抛书推枕,嚼蕊攀条,暗消了、清愁一半。

且莫放、浮云蔽晴晖,怕惹起羁人,望中凝恋。

(0)
注释
残烟:残留的烟雾。
薄雾:稀薄的雾气。
东风:春风。
排遣:驱散。
收拾:整理。
轻寒:轻微的寒冷。
轻暖:适度的温暖。
墙隅屋角:墙角屋檐。
青红:青翠与红艳。
春不语:春天无声无息。
行处随人近远:美的景象随人的移动而变化。
穿帘花影乱:花影穿透窗帘,杂乱摇曳。
金鸭香温:金鸭香炉散发出温暖的香气。
幽梦醒时:午睡醒来。
午禽啭:午后的鸟儿鸣叫。
抛书:丢弃书籍。
推枕:推开枕头。
清愁:清冷的忧愁。
浮云蔽晴晖:浮云遮住阳光。
羁人:旅人,离家在外的人。
凝恋:深深留恋。
翻译
淡淡的烟雾和薄薄的雾气,借助东风吹散。把微寒的天气转化为适度的温暖。
询问墙角屋檐,有多少青翠与红艳,春天默默无言,它的美随着人的脚步或远或近。
穿过窗帘的花影纷乱摇曳。金鸭香炉中的香气温暖,午后的梦境中鸟儿鸣叫。
任由书籍被抛在一边,枕头被推开,咀嚼着花蕊,攀折枝条,不知不觉中消解了一半的忧愁。
暂且不要让浮云遮住晴朗的阳光,怕勾起游子的思乡之情,让他在远望中留连忘返。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词人李弥逊所作,名为《洞仙歌·次李伯纪韵》。从艺术风格上看,这是一首抒发春日情怀的作品,语言优美,意境幽深。

“残烟薄雾,仗东风排遣。”开篇即营造出一个朦胧的春日景象,诗人借助东风来表达心中的忧绪和无奈。

“收拾轻寒做轻暖。”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春天气候由冷转暖的变化,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温暖与希望。

“问墙隅屋角,多少青红,春不语,行处随人近远。”这里诗人以问询的口吻探寻春色的踪迹,却又透露出春天本身并不直接言说,而是通过个人经历和感受去体验其远近。

“穿帘花影乱。”这句则描绘了窗帘间花瓣飘落,花影摇曳的景象,增添了一份细腻与生动。

“金鸭香温,幽梦醒时午禽啭。”金鸭香炉中的香气温暖,构造出一个安宁静谧的室内环境。午后鸟鸣声中醒来,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捕捉。

“任抛书推枕,嚼蕊攀条,暗消了、清愁一半。”这几句则表达了诗人放下手中的书籍,推开枕头,对着花瓣沉思,其内心的忧虑随之减少了一半。

“且莫放、浮云蔽晴晖,怕惹起羁人,望中凝恋。”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未来某种可能性的担忧和不舍。浮动的云朵遮挡了明媚的阳光,诗人害怕这会唤起那些流离失所之人的思念,在心中凝视着那份难以忘怀的情愫。

整首词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细腻描绘,表现出诗人对于生活、自然和情感世界的深刻体验。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初冬偶成

羁窗岁晚意牢骚,闲制新诗饮酒醪。

恨煞西风无赖甚,漫催黄叶下亭皋。

(0)

梦中得句

寒梅和月开,烟光正霭霭。

香气惹人来,罗浮是窗外。

(0)

清明日闲坐溪边归成一律

远望韶光向碧空,闲游独自步溪东。

春波暖涨三篙绿,花影晴烘一色红。

粉蝶未粘芳草上,啼莺恰在柳丝中。

归家煮茗攒榆火,相对谈玄意不穷。

(0)

秋海棠四首·其四

娇红浅绿色清华,懒向春前斗万花。

深夜何须银烛照,小庭自有月痕斜。

(0)

苏巴什途次

为谋国计度层岩,言利当先税铁盐。

苏武还朝应白首,江州离恨在青衫。

韶华荏苒花分信,尺素迢遥泪作函。

料得紫封应拜诏,故人几辈晋头衔。

(0)

和念堂大令述怀原韵四首·其四

上巳花朝塞外过,一年好景又蹉跎。

远游不让秋槎使,旧事真成春梦婆。

天末怀人音信少,酒边得句性灵多。

近来倍觉增豪兴,到处登临寄啸歌。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