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识虚翁此一虚,归来不叹食无鱼。
早闻曾撰异三子,近喜陶诗赋二疏。
但苦老身多疾痛,时呼医士问方书。
君知湖海元龙否,豪气年来已尽除。
谁识虚翁此一虚,归来不叹食无鱼。
早闻曾撰异三子,近喜陶诗赋二疏。
但苦老身多疾痛,时呼医士问方书。
君知湖海元龙否,豪气年来已尽除。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属于次韵寄赠之作。诗中“虚翁”可能指的是一位隐居高士,或许是作者自喻,其生活简朴,“归来不叹食无鱼”表达了他对简单生活的满足。
“早闻曾撰异三子,近喜陶诗赋二疏。”此句显示作者早年听闻过某种奇特的文学作品,并且最近又研读了陶渊明的诗赋,对其有所感悟和理解。在古代文化中,陶渊明是文學素養极高的典范。
“但苦老身多疾痛,时呼医士问方书。”随着年龄增长,作者感受到了身体的衰败与病痛,需要时常请医生来治病,并咨询医药方面的书籍。这不仅反映了古人对健康的关注,也体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
最后,“君知湖海元龙否,豪气年来已尽除。”这里的“湖海元龙”可能指的是一种高洁、自由的精神状态或是某种超凡脱俗的人物形象。作者询问对方是否知道这种境界,同时表达了自己曾经那份豪迈气概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失。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文学和个人健康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豁达,以及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几年锁钥备南都,起草从容禆庙谟。
多垒总安弭盗策,一方如赖辟兵符。
么么欲逞当车怒,顽蠢安逃仗钺诛。
已有宽仁同海育,能无积沴待风驱。
万家城郭身重造,半壁乾坤手自扶。
主圣会当消隐祸,臣劳敢谓翊皇图。
中山却讶书盈箧,新息翻成载是珠。
紫塞新霜悲断雁,白门衰柳对啼乌。
暂看襆被随归棹,即拟韬钤赞上枢。
鹰隼直须凌远汉,骅骝终合起长途。
鸿冥未许称寥廓,狼跋犹能颂硕肤。
根本已还磐石固,铭功岂但博莼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