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何缘复出山,强将名姓在人间。
由来潘令拙为政,谁似萧郎久抱关。
诗自郢中推雅调,谈来稷下对开颜。
衣冠旧国皆王会,何必蓬莱供奉班。
小草何缘复出山,强将名姓在人间。
由来潘令拙为政,谁似萧郎久抱关。
诗自郢中推雅调,谈来稷下对开颜。
衣冠旧国皆王会,何必蓬莱供奉班。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的《又和次杜秋兴八首(其五)》中的第五首。诗中以小草自喻,表达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仍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态度。诗中提到的“潘令”和“萧郎”,分别指东汉时期的潘岳和南朝的萧子良,他们都是以政绩和德行著称的人物,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政治清明的向往和对自身政治理想的坚守。
“诗自郢中推雅调”,表明诗人的诗歌风格高雅,受到郢地(古代楚国都城,今湖北江陵)文人推崇。“谈来稷下对开颜”,则描绘了诗人与稷下学宫的学者们交流时的愉悦情景,表现了他对学术交流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最后,“衣冠旧国皆王会,何必蓬莱供奉班”,表达了诗人认为真正的王会在人间,不必去追求那些虚幻的仙境或权贵阶层的侍奉,强调了对现实世界的重视和对个人价值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独立的人格魅力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三年变态无不有,世界非新亦非旧。
前颠后仆人几何,新不能维旧难守。
此时独立苍茫人,诗且罢吟合呼酒。
可怜磊块浇难消,谁能写向丹青手?
荷君诺我颊添毫,如何阁笔三年久?
幸不障面羞彦回,更不函头哀㑌冑。
还我堂堂地做人,所贵完身成不朽。
平生儒冠久自厌,长剑横腰衣短后。
不妨图我作老兵,天下于今武方右。
乞君速践息壤言,勿使神龙空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