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三界之中纷扰扰,只为无明不了绝。
一念不生心澄然,无去无来不生灭。
君不见三界之中纷扰扰,只为无明不了绝。
一念不生心澄然,无去无来不生灭。
这首诗是唐代僧人拾得所作,体现了佛教的禅理和哲思。"君不见三界之中纷扰扰,只为无明不了绝"两句,通过“纷扰扰”来形容世间万象纷争、烦恼不断,揭示出一切痛苦的根源在于“无明”,即对真理的不知和迷惑。这种认识呼应了佛教中对轮回之因的解释,即由于无知而造作种种业力,导致生死流转不能自拔。
接下来的"一念不生心澄然,无去无来不生灭"则表达了一旦超越了无明,一切烦恼皆可消除。这里的“一念不生”指的是达到一种心境,其中没有任何执着和欲求,心灵变得清净无染。"无去无来不生灭"则是说在这样的境界中,没有时间的概念,也就不会有生与灭的区分。这是对佛教中“涅槃”状态的一种描绘,是一种超越世间对立和变迁的永恒安宁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