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武侯庙古柏》
《武侯庙古柏》全文
唐 / 李商隐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蜀相阶前柏,龙蛇捧閟宫。

阴成外江畔,老向惠陵东。

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

叶凋湘燕雨,枝拆海鹏风。

玉垒经纶远,金刀历数终。

谁将出师表,一为问昭融。

(0)
注释
閟宫:深闭的祠庙。
惠陵:这里指刘备的陵墓。
冯异:东汉开国名将,屡建战功,有“大树将军”之称。
召公:指召穆公,宣文王之政,在甘棠树下处理政事,开创“成康之治”。
叶凋(diāo)湘燕雨,枝拆海鹏风。
金刀:暗指刘家天下。
昭融:光明,指帝王的鉴察。
翻译
蜀国丞相祠堂前面的柏树,像龙蛇一样捧着诸葛武侯庙。
柏树的树荫已经延伸到外面的江畔去了,老柏树的枝干伸向东面的惠陵。
大柏树令人想起了冯异,甘棠树让人回忆起召公。
湘燕之雨凋零了柏树叶,海鹏之风吹散了柏树枝。
诸葛武侯在玉垒山筹划国家大事的历史已经久远,刘家的天下也历经劫数而终结。
谁来再如诸葛武侯般书写一篇出师表,鞠躬尽瘁一生只向帝王鉴察忠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观的自然景象与历史文化的交织画面。开篇“蜀相阶前柏,龙蛇捧閟宫”两句,以蜀地(今四川一带)的古柏和神话中的龙蛇形象,把读者引入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深远与权力的尊贵。

“阴成外江畔,老向惠陵东”两句,则转换了视角,从宏大的自然景观转向更为具体的人文记忆。惠陵东可能指的是某位历史人物的陵墓,这里通过“老向”的字眼,表达了一种对过去英雄事迹的追思和怀念。

接下来的“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两句,更进一步地将这种怀旧之情与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冯异和召公都是古代著名的人物,这里通过“大树”和“甘棠”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敬仰和不忘历史的态度。

“叶凋湘燕雨,枝拆海鹏风”两句,则转向自然景象的描写。叶子在细雨中凋零,树枝在海边鹏鸟的鸣叫声中摇曳,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观察力,也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界变化的感慨。

“玉垒经纶远,金刀历数终”两句,又回到了一种历史与文化的沉思。玉垒和金刀都是古代文物的象征,这里通过它们的描写,诗人似乎在思考历史的长河,以及那些曾经辉煌的事物最终都会过去。

最后,“谁将出师表,一为问昭融”两句,则以疑问的方式结束了这首诗。这里的“师表”可能指的是古代用来记录军事行动或是朝廷重要文件,而“昭融”则是一个人物的名字,或者某种历史事件的名称。这两句似乎是在询问谁能像过去的英雄们那样,留下不朽的事迹,或者是对某个具体历史问题的探寻。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的怀旧情怀和对英雄事迹的无限赞美。

作者介绍
李商隐

李商隐
朝代:唐   字:义山   号:玉溪(谿)生   籍贯:优美动   生辰:约813年-约858年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猜你喜欢

锦葵

蜀机减样织连钱,翻入花丛遍两川。

捧日微忱心更小,朝阳正色照无偏。

寸阴一过金茎侧,片缬初裁紫佩悬。

身是锦官非学制,园夫红女自婵娟。

(0)

溪山落木图

溪山落木正萧萧,野客寻诗破寂寥。

一路夕阳秋色里,不知吟到段家桥。

(0)

不如意

朝亦不如意,暮亦不如意。

今日只如此,来日复何异。

一欢强欲谋,百忧已先至。

乃至尘网苦,动辄心万计。

高轩与华冕,傥来亦如寄。

规规必欲求,愈劳终不遂。善哉荣?期,自宽以遣累。

(0)

陶社赏菊即赋呈诸同人

小隐林泉励志坚,且将诗酒学前贤。

探梅南郭春风暖,访菊东篱秋色鲜。

四季有花消岁月,一生无事即神仙。

社章仔细间评论,记取清高远近传。

(0)

摘花录寄方寒溪文衡山宗瓠川诸旧游

掠袖笼冠启绿扉,树头红紫簇朝晖。

高攀万叶荣随手,斜插一枝香满棑。

浅甲润沾莺宿露,断芳晴与蝶晞衣。

叮咛莫把春狼藉,留表江南信息稀。

(0)

打马赋诗

佛狸定见卯年死,贵贱纷纷尚流徙。

满眼骅骝杂騄駬,时危安得真致此。

老矣谁能致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