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刘珵西湖十洲.芙蓉洲》
《和刘珵西湖十洲.芙蓉洲》全文
宋 / 舒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照水横横蜀锦囊,年年泽国为谁芳。

朱颜自得西风意,不管清秋昨夜霜。

(0)
注释
照水:倒映在水中。
蜀锦囊:蜀地生产的精美丝织袋,这里比喻花囊。
年年:每年。
泽国:形容水乡或湿润的地方。
朱颜:红色的花朵,代指美丽的花。
西风:秋风。
清秋:清凉的秋天。
昨夜霜:昨晚下的霜。
翻译
倒映在水面的蜀锦囊,年复一年在水乡盛开。
红颜花朵自在享受秋风,全然不顾昨晚的寒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诗人通过对西湖十洲之芙蓉洲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岁月流转、自然变化以及个人情感的独特看法。

“照水横横蜀锦囊”,蜀锦因其精美著称,而这里用来形容水中的倒影,既映射出水面上的花开得如何繁盛,也反衬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同时,“年年泽国为谁芳”一句,则引出了时间流逝与生机永续之间的哲学思考。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生命与世事变迁的一种感慨。

“朱颜自得西风意”,朱颜可能指的是秋天枫叶的红色,或者是夕阳的余晖。这里通过“自得”二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满足和喜悦,仿佛在这季节的风中找到了某种精神上的寄托。

最后,“不管清秋昨夜霜”,则是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面对自然界的冷暖更迭,不去深究,只是任凭它来,体现了诗人的一种豁达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生活、自然以及宇宙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舒亶

舒亶
朝代:宋   号:懒堂   籍贯:慈溪(今属浙江)   生辰:1041-1103

舒亶(1041-1103)字信道,号懒堂,慈溪(今属浙江)人。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进知杂御史、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京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 
猜你喜欢

题崔甥画卷

谷口长松涧底藤,石桥山路晚登登。

囊琴斗酒来何暮,空负寒斋昨夜灯。

(0)

画马歌

唐家内厩多飞龙,五花队簇金芙蓉。

奚官引鞚供饲秣,退朝牵过明光宫。

丝绳百丈锁长柱,宛转雾鬣随风鬉。

银床玉瓶汲宫井,俯首下饮如渴虹。

气喷为云血成汗,意象矫矫腾高空。

当时监牧最得宠,襁褓小儿皆录功。

丹青画史极摹状,尚以骨肉分雌雄。

空将盛事作粉饰,万骑不到三川东。

千年粉墨出旧谱,乍可髣髴开元中。

今皇有道华夷通,敛武不耀兵戈锋。

祇应神骏饱刍菽,长在天闲十二重。

(0)

成国公家槐树歌

东平王家足乔木,中有老槐寒更绿。

拔地能穿十丈云,盘空却荫三重屋。

忆昔前王初种时,高门驷马相追随。

五朝恩露簪缨重,四世威声草木知。

世间植物因人瑞,培植深根乃天意。

向月长留宿凤巢,排霜故作蟠虬势。

舞袖飞花绕北堂,屯阴列戟森成行。

碧窗雨过看秋霁,纱帽风低坐晚凉。

古来匠石须廊庙,堂中丝竹应同调。

冯氏空传大树名,王公岂待三槐兆。

木天老朽旧通家,树犹如此我堪嗟。

愿公人好树亦好,长共河山阅岁华。

(0)

与姜用贞二首·其一

丛兰绝低小,隐约幽岩姿。

崇冈有高松,下影回薄之。

小大固异质,托交乃其宜。

君本老成人,我生良已迟。

情亲若兄弟,年数两相遗。

相逢即倾盖,久已不复疑。

我歌贫交行,试问和者谁。

(0)

除夜

暗里年光此黑头,落花无计水东流。

谁将多事分年岁,添得今宵一倍愁。

(0)

曰川席上分韵得林字

主情珍重十分深,洒债诗盟许重寻。

此日开轩留客意,当年虚席待君心。

看山未拟怀西郭,伐木如闻在远林。

最是舞雩风日好,几时归咏听馀音。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