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光里玉魂飞,留看常娥醉魄迷。
一任檐牙沸蝙蝠,忍将明镜照狐狸。
白毫光里玉魂飞,留看常娥醉魄迷。
一任檐牙沸蝙蝠,忍将明镜照狐狸。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秋夜景象,诗人在等待明月出现的情境中展开想象。"白毫光里玉魂飞"一句,以精美的笔触勾勒出月亮即将升起的场景,"白毫"指的是月亮下方的光晕,而"玉魂飞"则是对月亮的优雅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美好预期。
接着的"留看常娥醉魄迷","常娥"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登月的仙子,这里以她的形象来隐喻明月。诗人似乎在邀请读者一起等待和欣赏这位仙子的出现,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专注与痴迷之情。
"一任檐牙沸蝙蝠"则转换了语境,描述了秋夜中虫鸣声响,使人感到一种孤寂而又宁静的氛围。"檐牙"指的是屋檐下的边缘,而"沸蝙蝠"则是形容昆虫的声音,这里通过声音的描写增添了一份秋夜的生动感。
最后一句"忍将明镜照狐狸",诗人借用了"明镜"比喻月亮,以之照耀自然界中所有生物,包括了那些常被误解或贬低的小动物如狐狸。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万物平等的态度,也反映出诗人的深沉情感和细腻观察。
整首诗以清新隽永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秋夜中等待月亮升起时的心境与景象。通过对白日、常娥、昆虫声音以及自然万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美好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