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池阳清泉旧名鲍公泉又名赵公泉真西山易为清泉坦斋作记》
《池阳清泉旧名鲍公泉又名赵公泉真西山易为清泉坦斋作记》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泉流岩窦本来清,易以清名亦徇名。

却笑两公徒蚌鹬,如今赢得坦斋声。

(0)
注释
泉流:流水。
岩窦:岩石缝隙。
本来:原本。
清:清澈。
易:改变。
亦:也。
徇名:追求名声。
却笑:嘲笑。
两公:那两位先生。
徒:徒然。
蚌鹬:鹬蚌相争。
赢得:获得。
坦斋:指某人的号或名字。
翻译
泉水从岩石缝隙中流淌,原本清澈,也因为清澈的名声而追求名声。
我却嘲笑那两位先生,就像鹬蚌相争,最终只是让坦斋的名声流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描绘了对池阳清泉的赞美和鉴赏。开篇"泉流岩窦本来清,易以清名亦徇名"两句,表达了泉水自古以来就是清澈见底,清洁之名早已远播。

紧接着,诗人通过"却笑两公徒蚌鹬,如今赢得坦斋声"这两句话,抒发了对两位以泉而著称的鲍公和赵公的赞赏。其中,“两公”指的是古时与此泉有关的两位名人,他们可能因为泉水而留下名字,但诗中用“徒蚌鹬”来形容他们,意在表达这些名声虽然显赫,却没有实质内容,仿佛像海边的蚌壳只剩空壳,没有珍珠。而今朝,李曾伯自己赢得了“坦斋声”,即通过这次对清泉的鉴赏和记述,留下自己的名字,显示出诗人对自身文学成就的自信。

整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清新,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透露出作者对于个人成就与历史名人的比较,从而彰显个人的文学才华和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与叶士岩

叶子客长安,孤居久离群。

载贽肯妄投,上书辄报闻。

有时携斗酒,孤上酹隐君。

兴到喜吟诗,粮绝耻卖文。

所交皆将相,不数琐细云。

腹有书传香,厨无燔炙纷。

未逢古伯乐,姑待后子云。

五子更精斲,要和南风薰。

(0)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恨者因效颦作十首亦前人广骚反骚之意内二十九首用旧题惟岁寒知松柏被褐怀珠玉三首效山谷馀十八首别命题或追录少作并存于卷以训童蒙之意.饮马长城窟

绝塞多为窟,秦时所筑城。

因怜吾马渴,教饮彼泉清。

霜雪卢龙塞,风烟骠骑营。

远从贰师垒,瞥过武安坑。

心警投鞭虏,身先荷杵兵。

宁为伏波死,不作李陵生。

(0)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恨者因效颦作十首亦前人广骚反骚之意内二十九首用旧题惟岁寒知松柏被褐怀珠玉三首效山谷馀十八首别命题或追录少作并存于卷以训童蒙之意.杏坛

夫子昔居地,流传后代看。

竹藏壁中简,杏落水边坛。

流藻尤蘩盛,依槐免折残。

一时雩舞乐,千古孔林寒。

渔父系舟听,门人舍瑟叹。

世多伐木者,吾道欲行难。

(0)

□□□

华宗文□□□□,□□梅花似有缘。

君复清风一身止,寒翁□□□□□。

□尘只解污渠辈,色笔今知落尔边。

□□□□□□□,□将老丑斗春妍。

(0)

魏胜庙

天与精忠不与时,堂堂心在路人悲。

龙颜帝子方推毂,猿臂将军忽死绥。

洒泣我来瞻画像,断头公耻立降旗。

海州故老凋零尽,重见王师定几时。

(0)

赠高九万并寄孙季蕃二首·其二

菊涧说花翁,飘蓬向浙中。

无书上皇帝,有句恼天公。

世事年年异,诗人个个穷。

筑台并下榻,今岂乏英雄。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