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乙丑中秋与山僧数辈自虎邱灵岩泛太湖登洞庭东山曰翠峰望湖中群山高下出没如大圆镜见百千万亿青螺髻然瑰玮绝特盖入眼未之见恨风作不能过西山睹林屋洞天之胜然已得其彷佛矣·其三》
《乙丑中秋与山僧数辈自虎邱灵岩泛太湖登洞庭东山曰翠峰望湖中群山高下出没如大圆镜见百千万亿青螺髻然瑰玮绝特盖入眼未之见恨风作不能过西山睹林屋洞天之胜然已得其彷佛矣·其三》全文
宋 / 史尧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群山相望有无间,髣髴三生常往还。

不用张帆越清泚,化身先自遍西山。

(0)
翻译
群山之间若隐若现,仿佛三生石上的情缘不断轮回。
无需扬帆渡过清澈的江水,我的身影已先一步漫游遍了西山。
注释
群山:远处的山脉。
相望:遥遥相对。
有无间:时而清晰时而模糊。
髣髴:仿佛,似乎。
三生:佛教中指前生、今生、来世。
常往还:经常往返。
张帆:扬帆航行。
越:越过。
清泚:清澈的流水。
化身:幻化成形。
遍:遍布,走遍。
西山:西方的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通过诗人与山僧一同泛舟太湖、登临翠峰之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精神寄托。开篇“群山相望有无间,髣髳三生常往还”两句,设定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境界,既展现了诗人对于山水之美的无限向往,也透露出一种宿命感,即使是历经多生的轮回,这份对山水的情感也从未改变。

“不用张帆越清泚,化身先自遍西山”两句,则通过“不用张帆”的比喻,表明诗人在精神上已经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无需依靠物质手段,就能自由穿梭于群山之中。这是一种修炼成仙的意境,显示了诗人对道法或佛法的一种追求。

整首诗语言流畅,想象丰富,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情怀与才华。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为读者提供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作者介绍

史尧弼
朝代:宋

眉州人,字唐英,世称莲峰先生。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少以《古乐府》、《洪范》等论往见张浚,浚谓其大类苏轼。年十四举于乡,赴鹿鸣宴犹著粉红裤,人疑其文未工,太守命赋诗,尧弼援笔立就。未授官而卒。有《莲峰集》。
猜你喜欢

风流子.代闻元亮悼亡,用秦少游韵·其二

风流难再得,寻聚窟、何处问仙洲。

想别后寄情,曾经剪发,病中永诀,不肯回头。

岂知道、黄泉声寂寂,碧落恨悠悠。

桂殿初奔,敲残兔臼,桃源再访,赚杀渔舟。

繁华消磨尽,三年真薄倖,一觉扬州。

最苦难求毒石,未得神楼。

似乱攀荷藕,千丝不断,对烧蜡烛,两泪难休。

反羡伊家解脱,免却閒愁。

(0)

鹊桥仙.闰七夕

琼云乍卷,金风渐冷,谁把鹊桥重驾。

玉人携手隔帘看,堆雾鬓、晚妆初卸。

更深灭烛,凉生却扇,咫尺明河欲下。

阑干私语告檀郎,总输你、朝朝夜夜。

(0)

点绛唇.美人鼻

篆袅金猊,妆成独坐怜清昼。下阶闲走。

自摘青梅嗅。信断音沉,嚏是何人咒。分离久。

总因谗口。教掩春衫袖。

(0)

卜算子.拟萧閒

把酒酹黄花,人尽陶彭泽。

三径无资也是归,此意谁能得。

漫颂北风诗,自愧南村宅。

凭仗秋山为解嘲,明秀森寒碧。

(0)

一丛花.长夜薄病,短梦频回,窗月邻鸡,清寒入骨,用东坡病起韵

睡乡安稳夜如年,灯乳缀花妍。

虚堂漏定吟魂悄,枕函静、思落谁边。

罗幕徘徊,纹疏皎洁,应是月轮圆。

薄寒依约上屏山,尘梦淡于烟。

老怀不耐鸡声恶,尽长路、鞭影争先。

为报邻钟,暂时休打,容我五更眠。

(0)

小园落成自题·其五芥舟

临水层轩敞,依山一径长。

穿云春习射,坐月晚乘凉。

竹槛留禽语,松花蓄鹤粮。

街尘高十丈,不遣过红墙。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赵我佩 何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