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子复何事,泾阳方灌园。
三峰开瓠口,二水出寒门。
薇蕨先公节,桑麻郑子村。
相过秋色好,清绝似仙源。
之子复何事,泾阳方灌园。
三峰开瓠口,二水出寒门。
薇蕨先公节,桑麻郑子村。
相过秋色好,清绝似仙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访问泾阳时,遇见友人王大春的情景。诗中以“之子复何事,泾阳方灌园”开篇,点明了友人的日常活动,展现了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接着,“三峰开瓠口,二水出寒门”两句,运用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幽远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居住环境的清雅与自然。
“薇蕨先公节,桑麻郑子村”则进一步通过植物的生长来象征友人的品格和生活态度,薇蕨、桑麻等植物不仅代表了自然界的生机,也寓意着友人坚守的节操和勤劳朴实的生活方式。最后,“相过秋色好,清绝似仙源”表达了诗人对这次会面的感慨,认为这美好的时光如同仙境一般,充满了清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体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南郡谈经得誉还,久知言行有防坛。
合从金帖毡书后,便入宫花院柳间。
雅抱清如漉明月,俗情险甚渡扬澜。
慇勤话旧溪干去,好友相期向道山。
人情易爱憎,品花语最严。
遮护富贵花,排日挂牙签。
骄态不自持,霏微花上沾。
虚名竟何益,馀事付宝奁。
花开有迟速,禀气等洪纤。
到眼俱可玩,何曾形弃嫌。
幽幽牵牛开,碧色照疏栏。
勿云此花陋,所取缘伤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