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来草木吾臭味,诗有胆气非黄冠。
清溪研露一双鹤,苏门啸空千仞鸾。
愁连青燐引觞醉,愤入白虹提剑看。
谁识道人心最苦,半坛霜月夜漫漫。
书来草木吾臭味,诗有胆气非黄冠。
清溪研露一双鹤,苏门啸空千仞鸾。
愁连青燐引觞醉,愤入白虹提剑看。
谁识道人心最苦,半坛霜月夜漫漫。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杰的作品,题为《题点易窗道人苏门遗啸》。诗中表达了对道人生活和心境的深刻理解。首句“书来草木吾臭味”,以自然的草木气息比喻道人的生活简朴,与世无争。接下来的“诗有胆气非黄冠”则赞美道人的诗作充满胆识和精神,超越了世俗的帽子(黄冠,指道士的头饰)。
“清溪研露一双鹤”描绘了一幅清幽的画面,道人在清溪边研磨露水,鹤儿相伴,显示出其超脱尘俗的雅趣。“苏门啸空千仞鸾”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意境,道人在苏门高啸,如同千仞之高的鸾鸟,意象壮丽,象征着他的志向高远。
“愁连青磷引觞醉,愤入白虹提剑看”两句,通过愁绪如磷火般燃烧和愤怒时拔剑的动作,展现了道人内心深处的忧愁和愤慨,但又借酒浇愁,表现出坚韧不屈的精神。
最后,“谁识道人心最苦,半坛霜月夜漫漫”揭示了道人心中的孤独与苦楚,即使在霜冷月夜,他依然坚守内心,无人能真正理解他的苦闷。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形象生动,展现了道人独特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
西湖之水清且平,西湖之山瘦且灵。
凤凰山麓背其执,日绕滔滔滚滚之潮声。
潮声起自海门东,龛赭憋亹齐争迎。
龙吟鼍吼势浩荡,铁马强弩气奔腾。
道我江塘筑茅舍,夜夜鸣潮倾耳听。
风声雨声满堂室,鏦鏦铮铮集甲兵。
恍若风樯曲盘快泛宅,不须宫阙楼台住水晶。
又若波流直灌一方枕,不须洗耳傲其清。
天籁自存天地间,呼吸万物走雷霆。
何必筝琶扰俗调,纤细学作秋虫鸣。
嗟哉祖逖闻鸡且起舞,成连到海自移情。
我既不得乘风长破浪,三千里外击鲲鹏。
何能年年悠忽常寂寞,使如深宵寒幄之短檠。
祗恐冥顽时睡足,赖有潮声惊梦醒。
呜呼,赖有潮声惊梦醒。
《馆杭城凤凰山麓,每夜潮声澈耳,因颜曰梦潮》【清·许传霈】西湖之水清且平,西湖之山瘦且灵。凤凰山麓背其执,日绕滔滔滚滚之潮声。潮声起自海门东,龛赭憋亹齐争迎。龙吟鼍吼势浩荡,铁马强弩气奔腾。道我江塘筑茅舍,夜夜鸣潮倾耳听。风声雨声满堂室,鏦鏦铮铮集甲兵。恍若风樯曲盘快泛宅,不须宫阙楼台住水晶。又若波流直灌一方枕,不须洗耳傲其清。天籁自存天地间,呼吸万物走雷霆。何必筝琶扰俗调,纤细学作秋虫鸣。嗟哉祖逖闻鸡且起舞,成连到海自移情。我既不得乘风长破浪,三千里外击鲲鹏。何能年年悠忽常寂寞,使如深宵寒幄之短檠。祗恐冥顽时睡足,赖有潮声惊梦醒。呜呼,赖有潮声惊梦醒。
https://shici.929r.com/shici/46HB9.html
借问仙将画,讵有此佳人。
倾城且倾国,如雨复如神。
汉后怜名燕,周王重姓申。
挟瑟曾游赵,吹箫屡入秦。
玉阶偏望树,长廊每逐春。
约黄出意巧,缠弦用法新。
迎风时引袖,避日暂披巾。
疏花映鬟插,细佩绕衫身。
谁知日欲暮,含羞不自陈。
千里生冀北,玉鞘黄金勒。
散蹄去无己,摇头意相得。
豪气发西山,雄风擅东国。
飞鞚出秦陇,长驱绕岷僰。
承谟若有神,禀算良不惑。
瀄汨河水黄,参差嶂云黑。
安能对儿女,垂帷弄毫墨。
兼弱不称雄,后得方为特。
此心亦何已,君恩良未塞。
不许跨天山,何由报皇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