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海会辞老和尚》
《海会辞老和尚》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文]韵

来时无有语,去亦不知闻。

此曲谁能和,轰轰出白云。

(0)
鉴赏

这首诗《海会辞老和尚》由宋代诗人释清远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位老和尚辞别的情景,充满了禅意与深邃的哲理。

“来时无有语,去亦不知闻。”这两句诗以一种平静而深沉的笔触,描述了老和尚在来时与去时的沉默,仿佛他与外界的交流仅限于心灵的感应,而非言语的传递。这种无声的交流,象征着禅宗中追求的“心照不宣”的境界,强调了内心的领悟与外界的和谐统一。

“此曲谁能和,轰轰出白云。”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老和尚的离去比作一曲未完成的乐章,而“轰轰出白云”则形象地描绘了老和尚离去时的场景,仿佛他的离去如同一阵强烈的风,吹散了周围的云朵,既壮观又富有诗意。这里的“和”字,不仅指音乐上的和声,更暗含了对老和尚智慧与修为的敬仰,以及对其离去后留下的深远影响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老和尚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形象,同时也传达了对生命流转、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禅宗智慧的赞美。诗中的意境深远,引人深思,体现了宋代诗歌中追求意境与哲理融合的特点。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程明大送枸记数本侑以古诗两绝奉谢

故人念我忍饥坐,送我灵苗意甚勒。
便作深根千岁计,云间要听吠狺狺。

(0)

壁侍者归自庐山以诗间讯

壁公挑云庐山去,自我不见今三年。
出家本是丈夫事,成佛不作文章禅。
西竺东震非道二,心宗教意难言傅。
何进寻我青阳岭,分我一滴庐山泉。

(0)

挽北磵

本分参禅学,吟中透一关。
清名传北磵,遗像在南山。
石塔人千古,烟梯屋数间。
诗魂何处觅,应伴白云閒。

(0)

郑渭滨过访而杜北山诸友继至惜乎招石峰月溪

未见南枝与北枝,一清谁可话襟期。
不嫌添客重行酒,所以惟僧共说诗。
竹影因风和雀动,水声带雨启鸥疑。
黄昏紧闭寒扉坐,自展韦编对伏犠。

(0)

牧溪上人为作戏墨因赋二首·右猿

峭壁悬崖隐趣深,每来洞口费呼寻。
啼云啸月声难写,只写山林一片心。

(0)

四时诗·冬

飞花雪片落梅残,典发歌楼酒量宽。
矶石钓鱼观冻手,衣蓑绿映暮江寒。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