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南越中,好景玩不足。
原野颇夷旷,山川复缪缛。
波澄天镜平,柔风荡醽醁。
云日递晴阴,山光互青绿。
溪腥过鸬鹚,天净飞属玉。
帆底坐题诗,高吟应空谷。
行行南越中,好景玩不足。
原野颇夷旷,山川复缪缛。
波澄天镜平,柔风荡醽醁。
云日递晴阴,山光互青绿。
溪腥过鸬鹚,天净飞属玉。
帆底坐题诗,高吟应空谷。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南越之行沿途所见的壮丽景色。开篇“行行南越中,好景玩不足”便将读者带入了一段充满惊喜与美的旅程。诗人漫步于南越的广袤原野与连绵山脉之间,每一处景致都让他流连忘返。
“原野颇夷旷,山川复缪缛”两句,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平原的开阔与山川的复杂多变,既展现了自然的雄浑,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波澄天镜平,柔风荡醽醁”描绘了水面如镜般的平静与和煦微风的轻拂,仿佛是大自然在轻轻摇晃着醇酒,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
“云日递晴阴,山光互青绿”则通过云彩与阳光的交替变化,以及山色的青绿与深绿相互映衬,展现了时间流转中的自然之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思考。
“溪腥过鸬鹚,天净飞属玉”两句,通过溪水、鸬鹚、蓝天与属玉(一种鸟名)的描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与生动性,让读者仿佛能听到水声、看到鸟儿飞翔,感受到自然界的生机勃勃。
最后,“帆底坐题诗,高吟应空谷”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的创作冲动与情感释放,他坐在船底,高声吟诵着诗句,回响在山谷之中,不仅抒发了个人的情感,也与自然环境产生了深层次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南越风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