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涌金门城望五首·其二》
《涌金门城望五首·其二》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左看城阙右看湖,辗翠蹄红路欲芜。

君子颇闻梁上有,丽人何至水边无。

他时公论谁良史,往日虚名几腐儒。

地下西施应冷笑,不缘红粉解亡吴。

(0)
注释
左:方位词,左边。
城阙:城楼。
右:右边。
湖:湖泊。
辗:踩踏。
翠:绿色。
蹄:马蹄。
红路:红色的道路。
芜:荒芜。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梁上:屋檐之上。
丽人:美女。
水边:水边之地。
公论:公众的评价。
良史:优秀的史官。
虚名:空洞的名声。
腐儒:迂腐的书生。
地下:死后。
西施:古代美女。
冷笑:轻蔑的笑。
红粉:美女,代指西施。
亡吴:导致吴国灭亡。
翻译
左顾城楼右望湖,马蹄踏过翠绿道路渐显荒芜。
有德君子听说梁上燕子来去,美丽的女子又怎会不到水边停留。
未来的历史评判中,谁将是公正的史家?过去那些空有名声的文人大多腐朽。
地下的西施想必会冷笑,如果不是因为美女,吴国也不会因她而灭亡。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与历史沧桑的诗句。诗人以“左看城阙右看湖”开篇,立刻勾勒出一幅宏伟与静谧并存的画面,城阙之巍峨与湖光之柔美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副鲜明的对比。

接着,“辗翠蹄红路欲芜”细腻地描绘出马蹄踏过的道路上,花瓣随风飘落,形成一条由红润渐至荒芜的小径。这里的“辗翠蹄”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细致描写,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事物的更迭。

诗人在“君子颇闻梁上有,丽人何至水边无”中,用一位君子的耳闻与眼见之间的差异,反映出历史上的美好往事如今已不复存在。这里的“梁上”和“水边”,一个指向过去的辉煌,一个则是现实中的冷清,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对比。

接下来的“他时公论谁良史,往日虚名几腐儒”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评价的质疑。古代的良史是否真实可靠?那些被人们称颂的名字与事迹,又有多少是空洞无物的虚名呢?

最后,“地下西施应冷笑,不缘红粉解亡吴”则是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在这段描写中,诗人通过“地下西施”的形象,传达了对于过去美丽女性无法挽救国家命运的无奈与悲凉。这里的“不缘红粉解亡吴”,既指西施未能以其美色挽救江山社稷,也隐喻着个人力量在历史洪流中的微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历史往事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英雄辈出的感慨,以及对于个人命运与时代大潮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霜天晓角·其一三衢道中

雨馀风劲。雾重千山暝。茅舍寒林相映。

分明是、画图景。去程何日定。天远长安近。

唤起新愁无尽。全没个、故园信。

(0)

菩萨蛮·其九梅林渡寄兴伯

行舟荡漾鸣双桨。江流为我添新涨。指顾隔汀洲。

人归心尚留。阳关三叠举。怨柳离情苦。

何似莫来休。不来无许愁。

(0)

喜徐道晖至

嗜茶身益瘦,兼恐欲通仙。

近作诗全少,闲成画亦传。

潇江风雪渡,岳石姓名镌。

自接来消息,朝朝问客船。

(0)

徐孺子宅

今识高眠处,沧波是切邻。

已知难即鹿,惟有独潜鳞。

草长过荷叶,藤深失树身。

闲思昔微子,犹自得称仁。

(0)

浣溪沙.寄小黄

只为相思怕上楼。离鸾一操恨悠悠。

十二翠屏烟篆冷,晓窗秋。

绣线未拈心已懒,花笺欲寄写还羞。

懊恨郎边无个信,暮云愁。

(0)

和同社酒边韵

规规为愚傲为颖,晨华夕丧何足逞。

对山悠然此心领,谁歌白雪妙于郢。

题破蜀笺为红杏,昼游苦短烛堪秉。

愧我寒蜩嘒如哽,堕身千仞求长绠。

移文鸥社盟莫冷,共嚼梅花醉香影。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