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峰清胜俯诸天,六月登临倍爽然。
泉迸都从绝顶出,雷鸣还自下方传。
经楼骋望群峰列,佛塔投诚一炬燃。
衲子似怜尘梦苦,梵声彻夜醒人眠。
中峰清胜俯诸天,六月登临倍爽然。
泉迸都从绝顶出,雷鸣还自下方传。
经楼骋望群峰列,佛塔投诚一炬燃。
衲子似怜尘梦苦,梵声彻夜醒人眠。
这首诗描绘了中台山的壮丽景色与宁静氛围。诗人孙传庭以“中峰清胜俯诸天,六月登临倍爽然”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凉高远的世界,即便是在炎热的六月,登高望远也能感受到超脱尘世的清爽与宁静。
接着,“泉迸都从绝顶出,雷鸣还自下方传”,生动地展现了山中泉水从高处奔涌而出的景象,以及雷声在山谷中回荡的壮观。这种自然景观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山川之美,也寓意着自然界的和谐与力量。
“经楼骋望群峰列,佛塔投诚一炬燃”两句,将视线转向了山中的建筑,经楼与佛塔在群峰之中显得格外庄严,仿佛是信仰与智慧的象征。一炬燃起的佛塔,更添了几分神秘与神圣之感。
最后,“衲子似怜尘梦苦,梵声彻夜醒人眠”表达了对僧侣生活的向往与对尘世烦恼的反思。深夜里传来的梵音,似乎能穿透梦境,唤醒沉睡的灵魂,引导人们寻找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中台山的自然美景,也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
长安旭日动,轮鞅错中逵。
飘盖青云端,徒御亦光辉。
朝游平津邸,夕宴曲阳池。
为快非一状,志士鲜所希。
穷巷春风来,往往与醉期。
一闻预汰议,幞被省中归。
微哂向时人,兹险胡不夷。
昔我游兹园,申慕憺忘归。
园景非一态,事事令人怡。
白云团幽荔,朱卉冠阴崖。
疏沼延夕星,裁篁导春澌。
潜鳞乘吹起,宿羽应候啼。
谋奇开新术,戒返惑故蹊。
涧饮分霓渴,馆宿逊霞栖。
束帛违丘贲,悬金厌时夷。
去家不廿载,陵谷忽中移。
前逵改宿茑,后堂滋旅葵。
灌木代丝弦,宫往商不之。
回盻追前邈,抚景虞后衰。
所以羊钜平,游岘发清徽。
复闻桓司马,攀条泫然悲。
寓形靡不消,垂言将庶几。
公子富令德,穷乐在清时。
卜昼启初筵,丙夜犹未疲。
丛篁夹文馆,碧萼缀丹梯。
潜月青林端,万颖射金池。
澄露滴华桐,薰风穆然吹。
炮炙参差进,觞醴纵横飞。
伎士慕新端,肉奋丝竹驰。
渊鳞中踊跃,宿鸟无宁枝。
冉冉东方曙,欢唱掩鸣鸡。
冠盖散交衢,粉泽有馀施。
畸客誇殊遇,叹息不可追。
皇命卿士,尔往祗谒。夙戒卒事,毕礼以发。
仰盻河汉,如近寝阙。敛其狂飙,纵以明月。
绵绵连山,与月见没。峨峨隧途,松柏郁杌。
茫茫平原,积气如渤。巉巉冰岩,忽起飘鹘。
耳听骚屑,足蹑恍忽。岂不遄返,悯此驭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