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故人同偪仄,近者不见云泥隔。
男儿命好百不忧,封侯起第如戏剧。
我痴正亦坐命穷,眼暗头童守书策。
风吹破屋雪入怀,独与蜗牛夜争席。
旧雨人来今不来,唯有五穷充上客。
人生羁旅谁过我,欲归岂惜还乡帻。
腹中郁勃不耐事,何用使人轻跛瘠。
登山未厌日月流,掩关但恐功名迫。
读书岂从升斗计,劳生却为精神惜。
不能与君争上车,主人未必如车泽。
但烦东风送帆脚,摇竿鼓枻三江碧。
平生故人同偪仄,近者不见云泥隔。
男儿命好百不忧,封侯起第如戏剧。
我痴正亦坐命穷,眼暗头童守书策。
风吹破屋雪入怀,独与蜗牛夜争席。
旧雨人来今不来,唯有五穷充上客。
人生羁旅谁过我,欲归岂惜还乡帻。
腹中郁勃不耐事,何用使人轻跛瘠。
登山未厌日月流,掩关但恐功名迫。
读书岂从升斗计,劳生却为精神惜。
不能与君争上车,主人未必如车泽。
但烦东风送帆脚,摇竿鼓枻三江碧。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怀念,感受着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开篇即抒发了对故人亲友的深切思念,因时间与空间的隔阂而无法相见。接着转折到个人命运的无常,即便是贵族子弟也难逃忧患,生活如同戏剧般充满变数。
诗人自述自己的处境,陷入困顿之中,虽身心俱疲,却依旧坚守着读书写字的习惯。环境的恶劣(风吹破屋雪入怀)与孤独的生活(独与蜗牛夜争席),都未能动摇诗人的决心。
然而,诗人内心深处还是有所不甘和对归乡的渴望。诗句“腹中郁勃不耐事”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而“何用使人轻跛瘠”则是对于身心俱疲状态的无奈。登山赏景,感叹时光易逝(登山未厌日月流),却又担忧功名之争(掩关但恐功名迫)。
诗中还表达了对读书学习的态度,虽劳累身心,却也珍惜精神。末尾两句“不能与君争上车,主人未必如车泽”反映出诗人对于仕途之路的无奈和对主人的不抱希望,“但烦东风送帆脚,摇竿鼓枻三江碧”则是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以及希望得到外界的帮助。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命运、人生感慨以及对归乡的强烈愿望的抒发,展现了宋代士人在政治动荡时期的无奈与困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