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扁舟,日暮率西浒。
平生学操舟,未识修途苦。
齐鲁冬春交,河源方仰雨。
千里飞尘沙,经旬饮斥卤。
白鸥落遥湍,忧来时自数。
何当狎禽鱼,去作湖山主。
东风吹扁舟,日暮率西浒。
平生学操舟,未识修途苦。
齐鲁冬春交,河源方仰雨。
千里飞尘沙,经旬饮斥卤。
白鸥落遥湍,忧来时自数。
何当狎禽鱼,去作湖山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于淮泗之上,阅读高常侍的诗集时的内心感受与所见景象。诗中的“东风”、“扁舟”、“日暮”、“西浒”等词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仿佛诗人正独自面对着自然与内心的对话。
“平生学操舟,未识修途苦。”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他或许在学习如何驾驭生活之舟,但尚未真正理解其中的艰辛与挑战。这种对未知的探索和对生活的深刻反思,是许多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的心路历程。
“齐鲁冬春交,河源方仰雨。”描述了季节更替、自然景观的变化,齐鲁之地,冬去春来,河源处正期待着雨水的滋润。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隐喻了人生的转折点和希望的降临。
“千里飞尘沙,经旬饮斥卤。”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苦与挑战,千里跋涉,风沙漫天,连续多日只能饮用咸苦的卤水。这样的描写既展现了旅途的艰难,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由与追求的坚韧不拔。
“白鸥落遥湍,忧来时自数。”白鸥落在遥远的湍流之上,诗人内心涌起忧思,不时地自我反省。这一场景富有象征意味,白鸥象征着自由与超脱,而湍流则代表了生活的波折与挑战。
最后,“何当狎禽鱼,去作湖山主。”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世俗束缚,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希望能够成为湖山的主人,过上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向往自然是许多人心中共同的梦想,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美好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哲理性和情感的深度。
空江五月轻帆涨,南风飘飘卷衣浪。
故人百里肯重寻,相逢喜见平生心。
穷通惯见貌难老,谈笑生风人愈好。
新诗犹欲俎豆予,倦游久已如相如。
梦中占梦竟何据,乡人说乡念归去。
春花绕屋菘韭长,有酒不愿求西凉。
濒江夜不寐,舟客声可怪。
飕飕篁竹动,沙水辄澎湃。
晨征路泱莽,春泥踏行蟹。
江空雾连山,隔手已为海。
古木夹道边,宿雨惊我盖。
我行亦何为,益信劳大块。
平生青藜杖,至此始足赖。
天地稍向明,云来复如黛。
平田万白珠,欲攫不可待。
奇变固可观,跋涉良可慨。
作诗寄我友,要使心目会。
何时终南山,卧听响窗外。
六月征广徭,涂埃千丈高。
渡水波沸骨,登山汗流刀。
豺虎攫疲马,荆棘破长櫜。
贼来多如云,石洞穿千嶅。
铁甲日晒火,大旗烟涨涛。
恶溪塞断骨,乱砾纷流膏。
前年过流沙,苦寒脱鬓毛。
风裂壮士冑,雪积将军旄。
人生莫作军,寒暑相战鏖。
人生莫作军,性命如蓬蒿。
君王方神武,狐鼠何足薅。
但愿四郊静,微躯敢辞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