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黄榆马陵诸山是太行绝顶处·其一》
《登黄榆马陵诸山是太行绝顶处·其一》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黄榆高不极,临眺亦奇哉。

河势中原坼,山形上党来。

白云横塞断,寒峡倚天开。

摇落清秋色,多惭作赋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黄榆马陵诸山的壮丽景色中所感受到的震撼与感慨。首句“黄榆高不极”以“黄榆”点明地点,同时通过“高不极”三字,展现出山峰之高峻,引人遐想。接下来的“临眺亦奇哉”,直接表达了作者面对如此美景时的惊叹之情。

“河势中原坼,山形上党来”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黄河的壮阔与太行山脉的雄伟,黄河仿佛将大地割裂,而太行山则从远处蜿蜒而来,形成了一幅宏大的自然画卷。这种景象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暗示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白云横塞断,寒峡倚天开”进一步渲染了山间的景象,白云横贯于山间,仿佛切断了天际,而寒峡则倚靠天边,展现出一种开阔而又深邃的意境。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壮观,也蕴含了诗人的情感,似乎在表达对自由与广阔天地的向往。

最后,“摇落清秋色,多惭作赋才”则是诗人的自我反思。秋天的落叶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同时也可能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面对如此壮丽的景色,诗人自感才疏学浅,难以用文字完全表达出心中的感受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一句既是对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创作能力的一种谦逊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自身创作能力的谦虚态度,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山水诗。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次韵沈都宪·其一

王公作意下郊人,廊庙江湖梦亦真。

投老千峰聊自约,初交一臂此何神。

青山两坐曾他雨,白雪连歌别是春。

高逝凤凰九千仞,清都只恐绝无邻。

(0)

挽良贵郎中乃翁

何物人间不与同,箕裘天地几春风。

千年此梦还谁觉,一脉贤郎是老翁。

神禹伏羲今仲默,老泉孟子长苏公。

谁知程珦功非小,墓碣青天写未穷。

(0)

送夏黄门参议湖南

兰芷随舟到楚都,黄门风采动江湖。

行藏易卦千年定,湘水离骚半字无。

忧国此民终一念,忠君万里只嘉谟。

要知此去今明诏,也到山中起病夫。

(0)

题马秋官谪判庐州卷

朝跻廊庙暮山州,南国衣冠得壮游。

郡郭荒寒虽此谪,天王明圣是臣尤。

焚香有阁终朝闭,失马无心万事休。

岂有赐环今尚早,乾坤何处不天留。

(0)

与李敬熙·其一

细月肩舆病坐迟,相逢连夜几相思。

欲将老眼号天泪,痛洒秋江教子诗。

蛮貊虎狼尼父叹,中华男子邵雍痴。

喜音日望檐前报,先有山家冻鹊知。

(0)

文太仆之京过定山言别诗以赠之·其二

一笑曾蒙旧雨知,相留今果得吾师。

平生邵学心徒切,老去凡庸拜悔迟。

灯火定山聊我榻,草鞋天目更何时。

白头但恐还相弃,写在溪云赠别诗。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