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风送溽,昼静水沉微。
藓痕四壁,云气半帘,浓绿侵诗。
余润含,零雨歇,长虹渐起,暖寒衣袂先知。断肠时。
朝昏换几阴晴,楼台镇锁葳蕤。
乍过行春旧地,巢燕梁空,暗落香泥。
如梦里,梦又窄、林蝉处处嘶。
梅风送溽,昼静水沉微。
藓痕四壁,云气半帘,浓绿侵诗。
余润含,零雨歇,长虹渐起,暖寒衣袂先知。断肠时。
朝昏换几阴晴,楼台镇锁葳蕤。
乍过行春旧地,巢燕梁空,暗落香泥。
如梦里,梦又窄、林蝉处处嘶。
这首《四园竹》由清代诗人陈匪石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竹园的景象与情感。
首句“梅风送溽,昼静水沉微”,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湿润的夏日氛围,梅子成熟的季节,微风轻拂,空气中弥漫着梅子的香气,白天的静谧中,水面上泛起淡淡的涟漪,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种平和与静谧之中。
接着,“藓痕四壁,云气半帘,浓绿侵诗”几句,进一步渲染了竹园的环境。青苔在竹园的墙壁上留下斑驳的痕迹,如同自然的画作;半开的窗帘间透出云雾般的光影,与四周的浓绿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不仅描绘了竹园的景色,也暗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仿佛他的思绪也被这绿色所浸染。
“余润含,零雨歇,长虹渐起,暖寒衣袂先知”几句,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雨后初晴的景象。雨水的余韵还在空气中回荡,雨停之后,天空中渐渐升起一道彩虹,温暖的阳光透过薄薄的衣袖,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这一系列的描写,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细微变化的敏感与感悟。
“朝昏换几阴晴,楼台镇锁葳蕤”则描绘了时间的流转与空间的静谧。一天之中,朝与暮的交替,阴与晴的变化,都在这竹园中悄然上演。楼台虽锁,但茂盛的植物依然生机勃勃,展现出自然界的顽强生命力。
最后,“乍过行春旧地,巢燕梁空,暗落香泥。如梦里,梦又窄、林蝉处处嘶。”这几句话将思绪拉回到过去,燕子飞过,巢已空,林间的蝉鸣声此起彼伏,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这种梦境般的叙述,既是对过往的回忆,也是对当下与未来的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
整体而言,《四园竹》通过对竹园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空间、情感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